跟着“村跑”解锁晋江非遗美食
跟着“村跑”解锁晋江非遗美食
近日,大地流彩·全国“和美乡村健康跑”(村跑)晋江站在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成功举办,吸引了数千名参与者。除了跑步活动外,现场还举办了“村宴”乡厨创意烹饪职业技能竞赛,展示了包括面线糊、姜母鸭、拳头母在内的多种闽南晋江非遗美食。这些美食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更是当地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这次活动,更多人得以了解和品味到这些独具特色的传统美食,感受晋江的文化魅力。
面线糊:晋江人的早餐记忆
面线糊是晋江的传统风味小吃,由细面线和地瓜粉制作而成,一般是早餐食用。煮好的面线糊还可以加很多料,什么大肠小肠、虾仁猪肝、海蛏鱿鱼……通通都可以往进加。最后还一定要搭配上油条和马蹄酥吃,浸软润湿后再一同入口,味道甜美又极其爽滑,一碗下肚,整天都是暖热的。
姜母鸭:百年传承的宫廷美味
姜母鸭起源于福建闽南地区,原是一道宫廷御膳,而后传至民间。已有几百年历史的闽南姜母鸭,是深藏在一代又一代闽南人记忆中的味道。姜母鸭,就是将鸭肉和老姜一起熬煮,姜母的辛香和鸭肉的鲜香融合在一起,香而不腻,两者造就了这道菜的独特风味。地道的姜母鸭,皮脂金黄,姜香而不辣,鸭肉细嫩紧实,温而不燥,香气诱人。
拳头母:从筋头母到特色小吃
传说拳头母本叫筋头母,以猪瘦肉和猪肉筋制成,因其形态似拳头,闽南语发音也近似拳头母,后便“改名换姓”流传下来,是当地的特色小吃之一。拳头母选用新鲜的肉末制成,口感肉香绕齿、嚼劲十足,独特的口感和风味吸引了众多食客。夹起一块被剪成小块的拳头母,蘸上酱醋,香菇的香气与肉味交织在一起,再搭配上葱头油的香气,令人回味无穷。
海蛎煎:晋江人的“舌尖乡愁”
海蛎煎是当地的传统美食,也是晋江人“舌尖上的乡愁”。海蛎煎是一道以蚵仔、番薯粉和鸡蛋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地道美食。刚出锅的海蛎煎香而不腻,鲜而不腥,美味可口,加上葱、蒜等调味,鲜美酥香,酥而不硬,脆而不软,甜辣酱是这道美食的经典搭配,别有一番滋味。
土笋冻:海沙虫的美味变身
土笋冻是晋江特色小吃的排头兵。土笋是生长在海滩泥沙中的一种软体小动物——海沙虫。含有胶质,经过熟煮,虫体所含胶质融入水中,冷却后即凝结成块状。富有弹性,质地最为柔糯脆嫩。味道亦甘冽鲜美。以酱油,香醋,蒜等为作料,蘸着吃。
牛肉羹:秋日里的温暖滋味
入秋了,怎么能少得了一碗热乎乎的牛肉羹呢?一碗牛肉羹“神”在口感鲜脆、筋道爽口,羹中保留牛肉原有的鲜味,醇香还能完美融入汤中,浓厚却无腥气。饱含棕红原色的一颗颗牛肉羹,滚滚浮在高汤中,撒上几缕姜丝、几颗葱花、几叶香菜,是晋江人餐桌上的常见美味,也是外地游客必尝的特色小吃。
花生仁汤:陪伴晋江人长大的味道
晋江的街头小巷中,大部分的早点摊位中都有花生仁汤,在沸腾的热气中,这一口香甜的滋味,是慢慢陪伴晋江人长大的味道。用开水浸泡,让花生的膜被轻易剥除,添加适量水,放入些许白糖炖煮,花生的口感逐渐变得柔软绵密,花生仁入口即化,汤清甜爽口,是当地人的早餐首选。
晋江的美食犹如这座城市的一张名片,每一道都蕴含着晋江人的智慧和情感,承载着晋江的历史与文化。跟着“村跑”打卡晋江美食,快来开启一场舌尖上的美妙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