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251公里的自然人文之旅
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251公里的自然人文之旅
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是一条全长251公里的“流动风景线”,串联起近60处自然人文景点,沿途分布着茶园、瀑布、观景台、历史文化遗址等多样景观,让游客在自驾或徒步中充分感受武夷山的自然与文化遗产精髓。
自然奇观:山水相依的生态画卷
青龙大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景象
青龙大瀑布是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上的标志性自然景观。瀑布高120米,宽40米,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丰水期时,瀑布从崖顶腾空而下,犹如银河倒挂,气势磅礴,水流撞击潭面激起的水花如同千簇雪莲绽放,蔚为壮观。这里不仅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也是体验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绝佳去处。
月亮湾:世外桃源般的静谧美景
月亮湾是武夷山通往桐木村的一处网红打卡点,因形似月牙而得名。这里被葱郁的山林环绕,旁边有一条沿河自驾车道,非常适合拍照留念。观景台就在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旁,远远就能看到,停车方便,是游客必打卡的景点之一。
桐木村:生物多样性的天然宝库
桐木村位于武夷山国家公园腹地,被誉为“鸟的天堂”“蛇的王国”“昆虫的世界”。这里记录有7407种野生动物,包括金斑喙凤蝶、白颈长尾雉、白鹇、娃娃鱼、雨神角蟾等国家级保护物种。昆虫种类约占全国已定名昆虫的五分之一,全世界34个目中的33个目在这里都能找到,丰富的生物链让这里成为国内外动植物学家研究的重要基地,被誉为“世界生物之窗”。
文化瑰宝:千年儒释道的交融之地
闽越王城遗址:汉代古城的历史见证
闽越王城遗址位于武夷山市兴田镇,是福建省已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汉代古城址。城址依山傍水,布局严谨,城墙、城门、街道、水井等设施保存完好,展现了2000多年前闽越国的辉煌文明。附近的闽越王城博物馆是一座仿汉建筑,重檐翘角,主次有序,馆内陈列着大量出土文物,是了解闽越文化的重要窗口。
五夫朱子故里:理学文化的发源地
五夫镇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故里,也是朱子理学的发源地。这里历史可追溯到晋代,保留着众多历史文化遗迹。若逢采莲子的季节,家家户户采莲忙,自成一道景观。这里的莲子因为气候和土壤的原因,吃起来特别的粉糯,盛夏季节还可以看到万亩荷塘,非常漂亮。
燕子窠生态茶园:茶文化的活态传承
燕子窠生态茶园是武夷山茶文化的代表性景点。这里采用生态茶园管理模式,茶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游客可以近距离了解有机茶的种植与管理方式,体验采茶、制茶的乐趣。茶园周边还设有“三茶”统筹展示馆和大众茶馆,通过沉浸式体验,让游客深入了解武夷茶文化、茶产业和茶科技的融合发展。
旅游价值:创新融合的生态旅游典范
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不仅是自然与文化的完美融合,更是生态旅游创新发展的典范。风景道沿线建设了多个特色主题民宿、研学基地、观景平台、网红打卡点和服务驿站,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体验。同时,南平市持续提升风景道的道路通行品质,完善路网结构,制定交旅融合发展规划,统一沿线标识标牌,实施花化彩化专项提升,打造大武夷生态旅游环线。
自2023年5月1日启动运营以来,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已累计接待游客超过百万人次。今年“五一”和“十一”假期,分别接待游客28.69万人次和42.58万人次。风景道沿线不断涌现出的新业态、新模式、新玩法,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行方式,而且满足了游客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作为国内首条国家公园风景道,先后获得“美丽乡村路”“公路安全精品路建设项目”等国家级荣誉,并入选全国第二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这条风景道不仅是一条旅游线路,更是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创新之路,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国家公园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武夷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