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张作霖:日本间谍与北京政变背后的军阀崛起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04:4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张作霖:日本间谍与北京政变背后的军阀崛起

1924年10月,北京政坛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国的大事。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了直系军阀的统治,而这一事件的背后,却隐藏着日本间谍的影子。这场政变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政局,也标志着张作霖在北京的崛起之路达到了新的高度。

01

从土匪到军阀:张作霖的崛起之路

张作霖,字雨亭,1875年出生于奉天省海城县(今辽宁省海城市)。他自幼出身贫寒,早年曾是乡间无赖,后投身绿林,以20余人的“保险队”起家。凭借其出色的领导才能和军事天赋,张作霖的势力迅速壮大。清政府无力征剿,只得将其招安。张作霖协助清廷剿灭众多土匪势力,后又消除蒙患,逐渐成为东北地区的实力派。

张作霖性格豪爽、机警过人,广结商绅、名士,展现出非凡的领导魅力。他一面训练队伍,加强辖区保险活动,不再越界勒捐扰民;一面广交士绅,遇事向他们请教,听取他们的意见。这些商绅和名士都是张作霖的座上客,相交甚笃,无话不谈。其心有大志,政治水平较高,颇有知人之明,也有容人之量,可谓不学有术。

02

北京政坛的风云变幻

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张作霖以“武力调停”名义派奉军入关挺直。关键时刻,张作霖以“武力调停”名义派奉军入关挺直。日本方面对奉军行动给予了暗中支持。原因在于日本军部观察到声名狼藉的皖系政府难以为继,遂打算在皖系垮台后利用奉系来维护其在华既得利益。在奉军的援助下,直军仅用5天时间便彻底打败皖军,段祺瑞被迫辞职。直奉两军控制了北京政权。

直奉两军控制了北京政权。1920年8月,直奉双方共推靳云鹏组阁。由于靳内阁亲直疏奉,引起奉系不满。1921年12月,奉系推翻靳内阁,支持亲日派梁士诒组阁。梁内阁对内赦免被通缉的皖系政客,极力压制吴佩孚,对外向日本借款,出卖铁路主权。其卖国行径遭到国人强烈反对,吴佩孚遂联合直系各省督军乘机逼迫梁内阁下台,由此引发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由于日本在战争中试图拉拢吴佩孚,采取了“暧昧中立”政策,使奉军在直军多路攻击下被迫退向关外。

03

日本间谍与北京政变

第一次直奉战争后,奉系战败被挤出中央权柄,退向关外,而依靠英美的直系势力不断增强,使日本当局感到其对北京中央政权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明显削弱。面对中国国内政局的变化,日本当局开始考虑调整对华策略,物色新的军阀作为侵华工具。根据1921年日本原敬内阁在东方会议中确定的对华政策,是要利用奉系张作霖作为其在满蒙扩张的工具。

1922年6月直系击败奉系后,吴佩孚不仅没有投靠日本,反而以美英列强为后盾左右时局。更令日本担忧的是,吴佩孚在英美支持下准备武力统一全国。日本当局对此极为警觉,基于在华权益受到直系武统计划威胁的担忧,日本当局深感有必要推倒直系政权。

直系将奉系赶回关外后,势力如日中天,握有北洋政府实权,但内部并不团结。吴佩孚为获取直军统一指挥权,大力削弱直系地方督军的军权,激起直军众将领的不满。此外,皖系首领段祺瑞失去中央控制权后,以北洋元老身份多方联络,试图东山再起。日本原以为段氏会一蹶不振,但直系内讧无疑为其提供了机会。日本试图通过倒直,重新扶植段氏。

日本政府在海军大臣加藤友三郎组阁后迅速调整对华政策,派遣具有军方背景的间谍对北洋军阀各派进行渗透。1922年9月间,日本陆军省甚至还以“顾问”之名向吴佩孚身边派遣间谍。被派遣者为吴在日俄战争期间的老相识、曾任日军文书的冈野增次郎。冈野在离开东京前往洛阳吴佩孚所部驻地的前一天,面见了包括日本外相内田康哉、陆军参谋总长上原勇作等在内的众多军政界高层,此举透露出其洛阳之行实为日本当局的有意安排。临行前,上原勇作还要求冈野劝说吴大量招聘日本军事教官。这些日本军人以“顾问”或“教官”等名义作掩护,一方面时刻掌控北洋政府及地方势力的动向,另一方面试图通过“顾问”身份,影响军阀们的决策,使之有利于维护日本在华权益。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了直系军阀的统治。这场政变的背后,离不开日本间谍的暗中支持。日本方面通过间谍活动拉拢冯玉祥,最终成功推翻了直系军阀的统治,为张作霖的再次崛起创造了条件。

04

张作霖的巅峰时刻

1926年,张作霖在北京建立“安国军政府”,自己则是政府的最高领导人,奉系也在此刻发展到了极盛时期。他掌控了沈阳之后,继续不断将自己的触角伸到黑龙江和吉林,在东北军阀的斗争中独占鳌头,很快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王”。

张作霖在北京的统治时期,虽然与日本关系复杂,但他始终保持着对东北主权的控制。他建设东北,发展经济,夺回铁路权,兴工业,立兵工厂,有力地镇守边疆。同时,他还建立了东北大学和东北讲武堂等,聘名师,高经费,提升民众整体素质,培养出很多人才和军官。

05

历史的终结:皇姑屯事件

然而,张作霖的统治并未持续太久。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在京奉铁路的皇姑屯站附近遭遇日本关东军预埋炸药爆炸身亡。这场被称为“皇姑屯事件”的爆炸,不仅结束了张作霖的生命,也标志着奉系军阀在北京统治的终结。

张作霖的死,不仅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的崛起之路,展现了一个人如何在乱世中凭借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登上权力巅峰,同时也揭示了军阀割据时期中国政局的复杂性和动荡性。

张作霖的功过是非,至今仍存有争议。他与日本的复杂关系、镇压异己、发动战争等行为备受批评,但他在维护东北主权、镇守边疆、发展经济等方面的贡献也不容忽视。作为北洋政府第十四位国家元首、北洋军阀奉系首领、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