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脑梗治疗迎来新突破:干细胞外泌体VS静脉溶栓时间窗延长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43:2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脑梗治疗迎来新突破:干细胞外泌体VS静脉溶栓时间窗延长

近日,脑梗治疗领域迎来两大突破:一是干细胞外泌体滴鼻疗法,通过鼻喷雾剂在家即可治疗脑梗,显示出显著疗效;二是中国专家将静脉溶栓时间窗扩展至24小时,为更多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救治机会。这些新进展不仅提高了脑梗治疗的成功率,还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01

脑梗死:高发且年轻化的健康威胁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3)》显示,我国4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有高达1242万人患有脑卒中,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同时发病人群的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脑梗死已成为对国人健康威胁最大的疾病。据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布的数据,我国平均每12秒就有1人发生脑梗死,而每21秒就有1人因此病离世。

02

干细胞外泌体滴鼻疗法:居家治疗的新希望

近年来,干细胞外泌体在脑梗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干细胞外泌体是由干细胞分泌的纳米级、球形、脂质双层单膜细胞外囊泡,它们携带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蛋白质、脂质和RNA等,因此被视为其亲本细胞的微型版本。干细胞外泌体具有保护神经细胞、促进神经再生、减轻炎症和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的作用。

日本京都市内的一家诊所已经成功运用了干细胞外泌体制成的鼻喷雾制剂来治疗脑梗死。患者在首次诊疗后,可以领取喷雾包,并在家中自行完成喷鼻治疗。治疗方案的用药方法也经过了周密的计划。在脑梗症状较为明显的早期,例如发病后的一周内,患者被建议每天滴鼻一次,并在滴鼻后静卧15分钟。从第二周开始,用药的频率调整为隔日一次,随后逐渐减少到每周一次。一个月后,患者需前往诊所复诊,这样医生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并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2024年1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正式批准外泌体药物研发公司Aruna Bio的旗舰项目——AB126的新药临床研究申请。AB126作为一种未经修饰的神经源性外泌体,其独特的天然能力在于能够穿透血脑屏障,并展现出显著的抗炎与神经保护作用。此药物主要针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相关临床试验计划将于2024年上半年正式启动。

03

静脉溶栓时间窗延长:突破传统治疗局限

在传统的医疗模式中,卒中患者到达急诊后,要经过临床评估,CT、核磁共振等的影像评估等,从进入医院到接受溶栓治疗,往往要1小时左右。对于患者来说,环节越简单、流程越顺畅,等候的时间越短,就越能保护大脑功能。

2024中国卒中学会学术年会上,北京天坛医院介绍了多项脑梗治疗研究成果。其中,国产溶栓药瑞替普酶在Ⅲ期临床试验中表现出优于阿替普酶的效果,且使用更便捷、成本更低。另一项研究“TRACE Ⅲ”则证实,替奈普酶静脉溶栓时间窗可从4.5小时扩展至24小时,为更多患者提供治疗机会。此外,天坛医院还研发了“急诊卒中单元”,将关键诊疗环节集中到一个空间,可将患者从入院到接受治疗的时间压缩至20分钟内。

04

专家观点:两种方法各具优势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表示,这两种治疗方法都代表了脑梗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干细胞外泌体滴鼻疗法的优势在于其便利性和患者依从性,适合轻中度脑梗患者在家中进行长期治疗。而静脉溶栓时间窗的延长则为重度脑梗患者提供了更多救治机会,特别是在发病初期无法及时就医的情况下。

05

患者视角:治疗方式的选择

一位长期照顾脑梗母亲的小红书用户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她提到,母亲在脑梗后饮食调理、中医调理和生活护理等方面的细节,包括推荐的食材和注意事项。同时,她也表达了长期照顾病人带来的身心疲惫和精神压力。这条搜索结果提供了真实的患者护理经验,但没有涉及干细胞外泌体或静脉溶栓的具体内容,因此与用户需求的相关性较低。

06

未来展望:个体化治疗是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临床试验的深入进行,干细胞外泌体有望成为脑梗死治疗领域的新突破口。同时,静脉溶栓时间窗的延长也为更多患者提供了治疗机会。未来,个体化治疗和新技术应用将成为脑梗治疗的重要方向,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和选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