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孔子的处世智慧与现代启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孔子的处世智慧与现代启示

引用
百度
14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D%94%E5%AD%90/1584
2.
https://news.gmw.cn/2024-01/15/content_37088112.htm
3.
https://big5.huaxia.com/c/2024/01/29/1875891.shtml
4.
https://news.gmw.cn/2024-12/30/content_37767115.htm
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11R5QB40521C9S7.html
6.
https://news.qq.com/rain/a/20241111A05S6A00
7.
https://www.acabridge.cn/hr/xueshu/202411/t20241127_2643537.shtml
8.
https://m.qidian.com/ask/qbpnjgtpenj
9.
https://gx.httpcn.com/info/html/202473/ILTBILXVMETB.shtml
10.
https://lunyu.5000yan.com/7-11.html
11.
https://www.dedao.cn/ebook/reviews?id=A1De6QkaNRMlK5yxrdmnEBXY97ZL23n6kM3o6zvGDekj1QgA84VbpqJOPLgxEJlY
12.
https://www.wukongsch.com/blog/zh/introduction-to-confucius-post-37251/
13.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3072
14.
https://www.shicile.com/detail/4050140150865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是孔子在《论语》中对弟子颜渊的评价,也是他一生行藏的写照。这句话,道出了孔子的处世哲学,展现了这位圣人的智慧与风范。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出生于公元前551年,成长于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三岁丧父,家道中落,但他自幼好礼,勤奋好学。青年时,他便以广博的礼乐知识闻名于鲁,从事儒者之业,以办理丧祭之礼为生。

中年时,孔子开始聚徒讲学,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践行“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他主张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一创举,不仅为平民子弟开辟了上升通道,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奠定了基础。

然而,孔子的理想并不仅仅局限于教育。他更渴望将自己“仁政”“礼治”的政治理念付诸实践。年五十时,他一度担任鲁国的司寇,摄行相职,积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但不久后,因与当政者政见不合,他毅然辞官,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周游列国之旅。

这十四年,是孔子生命中最艰难也最辉煌的时期。他带着弟子们辗转于卫、陈、蔡、楚等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思想学说。尽管屡遭冷遇,甚至陷入绝粮的困境,但他始终坚守信念,不改其志。正如他在《论语》中所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孔子的这种“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处世哲学,体现了他对时机的深刻洞察和对自我价值的坚定信念。在被任用时,他积极推行仁政,试图改变乱世;在不被任用时,他则选择韬光养晦,通过教育和著述传播自己的思想。

晚年,孔子回到鲁国,致力于教育事业,整理《诗》《书》,删修《春秋》,以传述六经为终身志业。他的弟子们将他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成为儒家经典。孔子的思想,就这样穿越时空,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两千多年。

孔子的“行藏”之道,不仅是他个人的处世哲学,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智慧结晶。在当今社会,这种“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启示我们,在机遇来临时要勇于担当,在逆境中则要韬光养晦,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定。这种智慧,不仅是一种生存策略,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