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兴寺:太行深处藏千年唐塔宋塑艺术瑰宝
法兴寺:太行深处藏千年唐塔宋塑艺术瑰宝
法兴寺,这座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401年)的古寺,静静地坐落在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的翠云山上。历经千年的沧桑,法兴寺以其独特的唐代建筑和精美的宋代雕塑闻名于世,被誉为太行山中的“艺术明珠”。
唐代双塔:石舍利塔与燃灯塔
走进法兴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气势恢宏的唐石舍利塔。这座建于唐咸亨四年(673年)的石塔,通体以砂石板砌成,平面呈回字正方形,每边长8.8米。塔身安拱形石板门,重檐楼阁式,塔檐叠出三层,内部构成四方藻井,上面四坡施檩椽,斗栱支檐,四角攒尖宝珠顶。最独特的是,这座塔的外形似塔非塔,似殿非殿,在中国现存的古塔中独一无二。
在舍利塔后方,矗立着一座精巧的唐燃灯塔,亦名长明灯台。这座通高2.26米的石塔,通体青石构建,小巧玲珑,形制秀古。塔身有两层基座,下层基座为叠涩束腰式,底盘周围雕刻有跑兽,壶门内雕有伎乐天。塔身中空,每门边雕束莲柱,上置栌斗,两柱间上刻阑额,雕有方形门与破子棂窗。夜间灯光由四门射出,光照寺院的四周。塔的整体造型十分秀美,雕刻精细,是中国现存石灯塔中的上佳之品。
宋塑之冠:十二圆觉菩萨像
法兴寺的圆觉殿是寺院的主体建筑,建于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是目前国内北宋时期体量最大的三开间歇山顶木结构古建筑。殿内现存宋代彩塑22尊,其中东西次间的12尊菩萨像被誉为“宋塑菩萨之冠”。
这组彩塑供放于圆觉殿内环墙而砌的“萨之座”上。弥足珍贵的是,造像碑记里不仅留下了这组彩塑创作者名字“塑匠人冯宗本”与确切的雕塑纪年北宋政和元年(1111),还留下了每尊造像的名号。
十二尊菩萨像安坐于莲台,身形体量、五官相貌和谐一致,尊尊稳若峰、伟若松,体形健美丰润,身安挺拔俊秀气度雍容祥和。同时各个个体菩萨造像之间在统一的情境中又有着极尽精妙的变化与差别。其头部姿态有正、侧俯、平、倾等不同,手势有抚、扬、捧、托、指、合十等差别;发髻、坐式、服饰等更是无一雷同。天衣款式也尽现不同布料之质感。当然,最动人之处则是其俊美的面度上眉眼嘴角间那各富情趣、微妙传神的细节刻画。面部初看似无差别,一样的庄严而不露声色,但细观嘴角和眉目之间,却早已是百般意态,尽展万种情怀,使她们既具有了佛的“神圣庄严”,也具有了人的“亲切情感”。在不同季节、不间光照下,菩萨像的面部与神的,光影变换间,随着视角的移动慈、悲、喜、忧、思,会呈现出极为丰富而微妙的神情变化。
隐秘山中的艺术瑰宝
法兴寺位于太行山深处,环境幽静,远离尘嚣。这里没有熙熙攘攘的游客,只有千年古刹的宁静与庄严。漫步于寺院之中,仿佛穿越回了唐朝盛世,感受着中国古代建筑与雕塑艺术的魅力。
门票仅需15元,就能欣赏到如此珍贵的文物,实在是物超所值。虽然交通不太便利,需要自驾或打车前往,但正是这份隐秘,让法兴寺保留了最纯正的古朴风貌。如果你热爱历史文化,追求心灵的宁静,那么法兴寺绝对值得一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