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材料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中国新材料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2024年11月18日,中国中化旗下沧州大化成功试车20%硅含量共聚聚碳酸酯(PC),填补了国内空白。这一突破不仅展示了中国在新材料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也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沧州大化:硅含量共聚PC实现重大突破
沧州大化此次成功试车的20%硅含量共聚PC,是国内首家采用管式连续工艺法生产的产品。该产品具有优异的低温抗冲击性能和协效阻燃性能,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5G基站、电子元器件、医疗器械等领域。
聚碳酸酯(PC)是一种高性价比的透明高分子材料,但普通PC存在链段刚性大、流动性差等缺点。通过引入有机硅基团,硅共聚PC的耐低温性、流动性等性能得到显著改善。目前,国际上仅有少数几家知名企业掌握硅共聚PC生产技术,沧州大化的突破标志着中国在这一领域实现了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转变。
天津石化:聚乙烯新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天津石化近期也传来好消息,成功生产出国内熔融指数最高的聚乙烯新产品PE-L H2799D。该产品熔融指数在150克/10分钟以上,具有高流动性、高光泽度、分散性能优异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制蜡、树脂减黏等高端新兴领域。
熔融指数是衡量聚乙烯工艺加工性能的重要指标。天津石化通过自主研发技术,攻克了高熔融指数聚乙烯产品的生产难题。该产品的成功开发,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还标志着天津石化在聚烯烃产品高端化和差异化发展上取得了新突破。
万华化学:POE工业化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
在聚烯烃弹性体(POE)领域,万华化学也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2024年6月29日,万华化学新材料事业部一期20万吨/年POE项目实现全流程贯通,并于当日产出合格产品。这是中国首套大规模自主研发的POE工业化装置,标志着中国在高端聚烯烃材料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POE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抗冲击性、耐高温、耐腐蚀及透光性强等特点,主要应用于光伏和汽车行业。万华化学的光伏级POE产品在光学性能、力学性能、加工性能等方面表现出色,能够充分满足客户及行业的需求。
自主研发: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这些突破的背后,是中国企业对自主研发的持续投入。沧州大化、天津石化和万华化学的成功案例表明,中国企业正在从“追赶者”变成“领跑者”,在新材料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万华化学作为国内唯一拥有MDI、TDI、ADI全系列异氰酸酯制造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此次POE项目的成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化工新材料领域的领先地位。天津石化则通过自主研发技术,成功生产出国内熔融指数最高的聚乙烯新产品,展示了其在聚烯烃领域的技术实力。
展望未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随着新能源、5G通讯、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新材料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沧州大化、天津石化和万华化学的成功经验表明,只有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
未来,中国新材料产业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人才培养,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深度融合,为建设科技强国、制造强国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