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的“最懒”对联:一字千钧的读书之道
徐渭的“最懒”对联:一字千钧的读书之道
徐渭,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以其独特的才华和传奇人生闻名。他曾写下一副被称为“最懒”的对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这副对联虽然文字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被专家誉为“千古绝对”。通过巧妙的文字游戏,徐渭提醒世人珍惜时光,认真读书,这对现代人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徐渭其人
徐渭(1521—1593年),明代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才情超逸,诗文富有独创性,书画自成大家,戏曲名重一时。著作有《徐文长集》。
徐渭的别号“徐文长”源于一段有趣的故事。相传,徐渭少年时就学富五车、才名远播,很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一次考试,徐渭拿到试卷,很快就把试题做完了。他写完没事干,就在试卷上画了幅画。主考官阅卷,看他的文章虽然短,却写得非常精妙。正赞叹间,一眼看到试卷上的画,觉得他考试态度不端正,留言“文章太短脸皮厚”,没录取他。三年后,徐渭又去考试,还是这个主考官。这回,徐渭奋笔疾书,文章越写越长。试卷写不下,就写在桌子上;桌子写满了,又写在凳子上。交卷时,徐渭把试卷、桌、凳一齐背上去,主考官大惊,徐渭却笑着说:“你喜欢文章做得长,我就给你长文章看吧!”此事很快传开,从此,徐渭就被人称为“徐文长”了。
“最懒”对联的解读
“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这副对联初看似乎平淡无奇,甚至让人怀疑是否写错了。然而,这正是徐渭的巧妙之处。这是一副同字异读联,上下联并不完全一样,因为联中那四个“好”字有不同的读音。上联第一、下联第二个“好”字读作hǎo,上联第二、下联第一个“好”读作hào。这副对联应该读成:
“好(hǎo)读书,不好(hào)读书;
好(hào)读书,不好(hǎo)读书。”
这副对联有两层深意:
第一层是说,年轻的时候,有充沛的精力,可以好好读书,却不喜欢读书,结果就荒废了青春;等到老了,也懂得了读书的好处了,想去用心读书,但已经来不及了,因为身体不行了,不可能再好好读书了。
第二层是说,家境好,有条件可以好好读书,却不喜欢读书;家境不好的人,想读书却没有条件读书。
对现代人的启示
这副对联写得很好,直到现在依然给人以启发。阅读不可以太功利,阅读是一场马拉松,其中的益处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要在长时间的积累中慢慢发挥出来。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学会内省,学会和自己对话。一个人,阅读后能够有一些内涵,有一些力量,他就能抵御一些负面的东西。现在外面的声音太多了,但是你自己的声音不能被淹没,不应被很多碎片化的东西打乱。阅读对我们的精神成长,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多读书,人身上会有一种书香。
唐代颜真卿的《劝学》中写道:“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与徐渭的对联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在警示年轻人要珍惜时光,及时学习。王贞白的《白鹿洞二首·其一》中“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更是直接点明了时间的宝贵。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应该从中汲取营养,丰富自我。
徐渭的这副“最懒”对联,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提醒我们,读书不仅是一种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人生的修行。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让我们以徐渭的对联为座右铭,珍惜时光,认真读书,不断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