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贾樟柯用快手可灵拍AI电影,你怎么看?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30:0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贾樟柯用快手可灵拍AI电影,你怎么看?

2024年,中国电影界迎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技术革命。快手自研的AI视频生成工具“可灵”,携手九大导演,共同创作了九部风格迥异的电影短片。其中,导演贾樟柯的《麦收》尤为引人注目。这部短片以机器人为主角,讲述了一个关于科技进步与亲情的故事。这是贾樟柯首次尝试用AI完成所有特效制作,也是中国电影史上首次大规模应用AI技术进行电影创作。

可灵AI的出现,为电影制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这款于2024年6月推出的视频生成大模型,不仅支持文本转视频,还能生成复杂的视觉效果。在《麦收》的制作过程中,可灵AI展现出了惊人的能力。它通过视频人脸训练模型功能,成功解决了人物脸部特征保持一致性的难题。此外,可灵AI的“对口型”功能还让片中的机器人说起了地道的山西汾阳话,为影片增添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AI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电影的制作流程,还为导演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作自由。传统电影制作中,复杂的特效镜头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资金。而AI技术的加入,让这些难题迎刃而解。以《独行月球》导演张吃鱼的新作《最后的防线》为例,片中有一个主角站在巨大机器人头顶吃火锅的场景。在传统制作流程中,这可能需要搭建昂贵的实景或复杂的绿幕后期制作。而借助AI技术,这一创意得以快速实现,大大提高了创作效率。

然而,AI技术的应用并非一帆风顺。尽管AI在生成视觉效果方面表现出色,但在写实题材的表现上仍显不足。李少红导演在创作《花满渚》时就发现,AI生成的动画在准确性和细腻度上还有待提高。她坦言:“AI在影视创作方面还处于‘小学生’阶段。”这一评价既点出了当前技术的局限性,也暗示了未来无限的可能性。

面对AI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影人展现出了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俞白眉导演认为,AI在营造气氛方面表现出色,能够将钟馗故事中浓厚的中国风完美呈现在大屏幕上。叶锦添导演则对AI生成的角色表情赞不绝口,称其充满了“人的味道”。这些积极的反馈表明,AI技术正在逐渐赢得电影人的认可。

AI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电影的制作方式,还为电影艺术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它让导演们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将创意转化为影像,为观众呈现更加丰富多元的视觉体验。正如导演董润年所说:“这种生成式AI将改变视听艺术存在的方式以及人们欣赏的方式。”

然而,AI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引发了对电影未来的思考。有人担心,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电影制作是否会逐渐消失?对此,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刘达认为,AI技术的应用将对电影产业产生积极影响,推动整个数字视听产业向智能化升级。但他也指出,目前这些AI生成的电影短片在时长、技术品质、视觉表达等方面,距离真正的电影尚存差距。

AI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无疑为电影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不仅提高了制作效率,降低了成本,还为导演们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正如一位导演所说:“AI让我们拥有了无穷的想象力,你要去哪里都可以。”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AI与电影艺术的融合将更加深入,为观众带来更多惊喜。

然而,AI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如何在技术与艺术之间找到平衡,如何确保AI生成的内容符合导演的创意意图,这些都是电影人在实践中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正如俞白眉所说,现在的可灵AI就像一个婴儿,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完善。

AI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标志着电影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它不仅为电影制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还为电影艺术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AI将成为电影人的重要伙伴,共同创造更多令人惊叹的作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