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香港旅游:寻找历史的踪影路线指南(中式古迹篇)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29:0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香港旅游:寻找历史的踪影路线指南(中式古迹篇)

香港,这座繁华的都市,不仅拥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还保留着众多充满历史韵味的古迹。从古老的围城到殖民地时期的建筑,从海盗的藏宝洞到皇族的府邸,这些历史遗迹见证了香港中西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让我们一起走进香港,探寻这些隐藏在都市中的历史瑰宝。

中式古迹

数百年来,不少人来到这个中国南端的小渔村——香港,有皇族后人、传奇海盗、乡绅学士……他们在香港开村立业,建起了一座座围城、一所所大宅,并留下了一页页的香港故事。

张保仔洞

香港有多个与张保仔有关的景点,其中以张保仔洞最为人所熟悉。张保仔是清朝的海盗,活跃于南中国海一带,据说当时他的船队有600艘船只以及5万人,主要劫掠官船或外国货船,并以劫富济贫为人所乐道。后来,清廷招安诱降张保仔,任命他为海军军官。

张保仔洞位于长洲之上,传说这里就是张保仔的藏宝洞。看到这里,大家先不要准备挖掘工具,因为现在洞内已空无一物。到这里来探险,还是带手电筒比较实际一点,因为张保仔洞内黑暗狭窄又凹凸不平,请加倍小心。

  • 地址:离岛长洲张保仔路
  • 如何前往:从中环5号码头乘渡轮往长洲,船程约35至60分钟。抵达码头后右转,沿海一直走20分钟至西湾天后庙。由西湾天后庙后的小径上山,走约10分钟。
  • 历史建筑级别:一级历史建筑
  • 落成年份:1465至1487年

吉庆围

你知道吗?虽然香港开埠才百多年,但竟然有一座建自明朝年间、已有500多年历史的古老围城——吉庆围;而这座围城至今依然坐落在新界的锦田。锦田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自古已有不少村落散布在这里,有香港原居民,也有客家人,其中以新界五大氏族之一的邓氏,最为富庶。现在,你也可能在吉庆围里碰上邓氏的后裔,以及至今还习惯戴上宽边黑帽的客家人。

吉庆围最瞩目的,自然是那道厚厚的围墙。其实,围墙是在明末清初年间才建造的,当年盗寇猖獗,村民遂以青砖筑成围墙抵御。虽然一些古旧的建筑已被现代楼房所取代,但吉庆围仍然保留着极具历史价值的炮楼和护城河,在这里走一趟,你还是可以回味古城的一些往事。

  • 地址:新界元朗锦田吉庆围(锦田公路侧)
  • 如何前往:从港铁锦上路站B出口,经人行天桥至锦莆路再前往锦上路,步行约20分钟。

九龙寨城公园

九龙寨城公园的原址是九龙寨城,是香港近代历史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遗迹。游览其中,除了可以好好欣赏美景,还能缅怀上世纪的老香港风貌。

晚清年代的寨城

九龙寨城位处九龙半岛的东北角附近,其地理位置具战略价值,清代期间在寨城附近更兴建了一座炮台。1841年,英国占领香港岛后,九龙寨城成了九龙半岛其中一个海岸防卫要点;寨城在1846至1847年间陆续建成了围墙、六座了望台、四道城门,还有士兵营房、火药仓、军械库等。

1898年,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后,与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新界,虽然九龙寨城属中国领土,但英国仍派兵占领寨城,并将驻城官员逐出。在往后约100年间,寨城进入无人管治的时期,成为大量低下阶层的民众居所,并且被俗称为“九龙城寨”或“九龙城砦”。

1940年代的寨城

二次大战后,大批中国内地难民来港,城寨不断扩展,大量非法楼宇如雨后春笋般在寨城内兴建,而无牌牙医、家庭式经营的小工厂当时在九龙寨城也很常见。由于城内楼宇密集、通道湿窄、龙蛇混杂,是毒枭、罪犯匿藏的巢穴,因而又有“三不管”之名(即中国、英国和香港政府三方都不管)。直到1987年,中英两国达成清拆寨城的协议,并于1995年建成了今日的九龙寨城公园。

如今,寨城公园还保留了原为寨城官府衙门的建筑。衙门采用三进式的设计布局,内有四厢,陈列九龙寨城的历史资料与文物,包括门前两尊清嘉庆七年(1802年)铸成的大炮,是香港仅存的一批古炮。

  • 如何前往
  • 从港铁乐富站B出口,乘计程车至东头村道。
  • 从尖沙咀天星码头巴士总站乘1号巴士,于九龙寨城公园站下车步行即至。

荔枝窝

荔枝窝是一条超过300年历史的客家围村,其所处位置正在中国香港世界地质公园之内。要一次过畅游古乡、观赏山海之美,给您提一个最好玩的点子 — 走荔枝窝自然步道。这条木板步道,连贯荔枝窝海岸、荔枝窝村及风水林,沿途您会看到充满生机的红树林、已有300年历史的客家村「荔枝窝村」、古老的银叶树林,以及有逾 100种植物的百年风水林。在这里,不要怕迷路,也不用怕看不懂,因为自然步道沿途均设有资料牌,还有一个荔枝窝地质教育中心,介绍荔枝窝的生态和乡村历史。

  • 如何前往
  • 从港铁大埔墟站A3出口乘搭20C号绿色小巴至乌蛟腾田心村总站下车。
  • 从港铁粉岭站C出口的小巴站,搭乘前往鹿颈的56K号绿色小巴,在鹿颈下车后,从凤坑步行前往荔枝窝约需2.5小时。
  • 星期日或公众假期出发的话,可以由大 埔墟巴士总站乘搭275R号巴士至新娘潭,下车后 再步行至乌蛟腾;再由乌蛟腾步入荔枝窝,约需 2小时。

龙跃头

这里为什么叫龙跃头?相传新界粉岭联和墟东北面的山岭上,有龙居于其间,又时会跳跃于山岭之上,因而得名。

自元朝开始在龙跃头聚居的邓氏族人,是目前新界五大氏族之一,也是宋朝的皇族后人。13世纪南宋末年,南逃的宋室公主嫁予邓氏族人邓惟汲;后来,邓氏后人栖居于龙跃头并开村立业,历时800多年。

沿着龙跃头文物径,你可以游走于自然与古迹之间,在多个保存完好的邓氏历史古迹中访寻皇族的踪迹。不少围村至今依然保留传统的节日习俗,展现着丰沛的本土生活文化。

游历龙跃头文物径之余,你也可以顺道游览位于港铁粉岭站旁边、香港著名的道观蓬瀛仙馆。

知多一点点邓氏龙族传说

邓氏族人是皇族后人的传说,可追溯到12世纪南宋年代。当时,一名邓姓男子拯救了为躲避蒙古人入侵而南逃的小女孩,并把她带回家中抚养。女孩长大后,嫁给恩公的儿子。战乱平息后,她才告知丈夫自己是宋室公主,幸好皇上默许他们的婚事,并向女婿赐地封爵。二人后来育有五名儿子,子孙繁衍,世代安居于龙跃头及邻近地区,即今天粉岭一带的五围六村。

  • 如何前往:从港铁粉岭站C出口,跟随联和墟的路标前行,然后左转,走下楼梯至绿色小巴站,搭乘前往龙跃头的54K号绿色小巴,至崇谦堂下车。

屏山文物径

走在元朗屏山文物径,你会途经多个村落,香港唯一的古塔以及多个古意盎然的围村、宗庙。在这些珍贵的历史古迹中游历,不但能让你了解更多早期香港乡村的生活文化,也能让你窥见位于新界西北面的元朗在这数十年间的发展。

  • 如何前往:从港铁天水围站E出口,横过聚星路,便可见聚星楼。

大夫第

大夫第,相传是清朝“大夫”文颂銮所兴建的府第;里头的一砖一瓦,都叫人惊叹中国建筑之美。

参观大夫第,得要加倍留神,因为这里的每一处,都蕴含着中国的传统美。建议你先欣赏灰塑壁画和木刻,上面画着并刻上了各种中国传统的吉祥物、植物和鸟类:蝠鹿麒麟神态各异,梅兰菊竹幽雅细致。而最令人意想不到是,大夫第这座百年中国大宅之中,竟然用上了彩色玻璃窗、巴洛克式拱形门廊和花叶彩砖等西方建筑元素,足见当时香港已是一个中西文化荟萃的地方。

  • 如何前往:从港铁上水站A1出口,步行至对面的彩园路搭乘76K号巴士,至新田站(邮政局附近)下车后 ,依路牌指示步行5至10分钟。
  • 历史建筑级别:二级历史建筑(林村天后庙)
  • 落成年份:1768年

林村许愿树

大埔林村早在700多年前的宋朝末年,就已经有乡人聚居。林村许愿树是当地村民祈福许愿的胜地,每年农历新年,不少香港人都诚心前来,许下一个个新年愿望。

林村许愿树

从前,每逢过年过节,村民就会到树前来参拜许愿,并将宝牒抛上许愿树。据说,宝牒抛得越高,愿望就会越容易实现。然而,为了保护许愿树,现在村民的许愿方式已有所改变。他们会在许愿宝牒上写上姓名和愿望,在树下诚心参拜之后,便将宝牒绑在树旁的木架上。

林村天后庙

许愿后,穿过许愿廊,就会见到清朝乾隆年间建成的天后庙。传说天后姓林名默,自童年起已有预测天气的异能,在海难中救人无数,沿海乡民和渔民均视她为海上守护神而建庙奉祀,祈求风调雨顺,渔获丰收。林村天后庙是二进式建筑,正殿奉祀天后娘娘,两侧分别为文武殿和义祠;文武殿奉祀文昌帝君及关圣帝君,而义祠则供奉12位护乡烈士。

  • 地址:新界大埔林村
  • 如何前往
  • 于港铁大埔墟站A3出口乘搭64K或64P号巴士,在放马莆站下车。
  • 于港铁太和站A出口乘25K号绿色小巴,在林村许愿树下车。
  • 于港铁太和站A出口乘计程车前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