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都江堰首现欧亚水獭,印证生态改善
四川都江堰首现欧亚水獭,印证生态改善
近日,四川都江堰市首次拍摄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欧亚水獭的清晰影像,这一发现不仅证明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凸显了水獭栖息地保护的重要性。
水獭现身闹市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此次发现的欧亚水獭位于都江堰市滨河路附近的蒲阳河边,影像资料显示,该水獭正沿河畔逆流而上,并时不时地看向镜头。据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省林勘院”)工程师喻靖霖介绍,这是都江堰首次拍摄到欧亚水獭的清晰影像。
这一发现意义重大,因为欧亚水獭是淡水生态系统的顶级捕食者,对生态环境要求较高。它的出现,意味着当地的湿地生态系统日趋完善,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和价值。
五年二十次现身,水獭种群逐步恢复
据统计,近5年来,随着四川省生态环境改善和保护力度加强,叙永县、平武县、青川县、汶川县、九寨沟县、黑水县等地,先后20余次发现欧亚水獭的踪迹。其中,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发现有稳定的欧亚水獭种群,是该物种在野外被目击次数最多的地方。
四川省林科院研究员刘洋表示,尽管目前四川省尚无针对欧亚水獭的专项物种调查,但根据各地反馈的情况看,种群规模已经显著扩大。欧亚水獭的活动范围从最南端的叙永县,最西端的石渠县,到最北端的九寨沟县和平武县,内部空白区域正不断被填充,并且陆续有人类聚集区发现其活动踪迹。
保护措施加码,守护“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大熊猫”
作为“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大熊猫”,欧亚水獭的保护工作至关重要。目前,四川省已有多地发现欧亚水獭的踪迹,但其整体的种群规模、数量仍不明晰。为此,省林勘院将联合都江堰市规自局等多部门,对当地的种群规模进一步调查分析,为形成更全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提供依据。
此外,四川省引大济岷工程也在积极采取措施,保护水獭等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工程将通过优化引水过程、实施生态调度和加强水环境保护等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此次欧亚水獭在都江堰的发现,不仅是当地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标志,也为未来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随着保护措施的不断加强,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位“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大熊猫”将在更多地方重现身影,为我们的生态环境增添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