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人文药学 | 彝族之韵:大凉山下的医药传承创新与研究之旅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45:5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人文药学 | 彝族之韵:大凉山下的医药传承创新与研究之旅

《中国彝族医药研究》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彝族医药的传承与创新迈入了新的阶段。这本书由第三届四川省十大名中医张毅老师主编,全书85万字,系统总结了彝族医药的历史、现状、药物基础研究及医疗实践等方面的最新成果。

彝族医药作为中华民族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源远流长。早在彝族母系社会时期,彝族医药就已经萌芽,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医药体系。7世纪末,彝族医药与中医药相互融合,推动了其进一步发展。在云南大理,"三月街"传统药市的兴起,以及众多著名彝医的涌现,都见证了彝族医药的繁荣。

彝医技术与方剂的传承创新

张毅老师在书中详细介绍了14种发展成熟的彝医技术,包括拔吸术、水膏药技术、烟熏术、火疗术等。这些技术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书中还收录了550多个方剂,其中许多是首次公开发表,具有极高的研究开发价值。

彝医药物的现代研究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彝医药物的研究不断深入。书中从本草学、资源学、生药学、化学、药理学、临床应用等六个方面,详细介绍了51种独具特色的彝族动植物药。这些研究反映了当前彝药研究的最新进展,为彝药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彝族医药的未来发展

近年来,国家对民族医药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四川省彝医医院、凉山州民族药物研究所等机构的成立,为彝族医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随着科研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彝医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彝药品种进入药材标准和炮制规范,彝族医药必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群众。

本文原文来自腾讯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