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乐山大佛:从体制机制创新到科技保护,获国际认可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41:2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乐山大佛:从体制机制创新到科技保护,获国际认可

乐山大佛的保护工作因其卓越成效获得了国际认可,并成功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这一成就不仅体现了乐山大佛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领先地位,也为其他类似项目的保护工作树立了标杆。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乐山大佛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

01

创新体制机制,破解保护难题

乐山市成立了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委员会,作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制定完善运行机制和议事规则,实现对世界遗产保护工作的高位统筹。同时,组建乐山大佛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其12个内设机构中80%以上承担文物保护利用、研究阐释等职能,代为行使遗产地范围内市区两级文物保护、文化旅游等行政执法权限。

通过理顺乐山大佛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的体制机制,建设单一主体保护管理机构,有效破解了过去管理主体多元、执法监管多头、规划建设多方的问题,实现了权责明确、边界清晰、协同高效的乐山大佛世界遗产保护管理体制机制。

02

科技赋能保护,构建“大保护”格局

乐山市坚持科技赋能、项目支撑、社会联动等多位一体统筹,大力提升保护管理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多样性,构建起乐山大佛世界遗产“大保护”工作格局。

乐山大佛石窟研究院目前专技人员设岗比例达55%,拥有投资5000万元打造的川渝石窟保护研究实验室及科技创新基地。通过与国内外知名文物科研院校合作开展水害、风化等病害研究治理、石窟保护修复利用,研究院独创荧光碳点示踪法获评国家专利技术,为治疗“石窟文物癌症”——体内渗水问题提供了乐山解决方案。

此外,乐山市先后举办纪念乐山大佛开凿1310年系列活动、公开评选乐山大佛守护人150名、守护团体30个,促进社会公众深度参与遗产保护。乐山大佛世界遗产保护三年滚动项目库联合权威文化保护机构开展大佛重大修缮保护工程12项,着力保障遗产原真性、完整性。西南地区首个文物保护领域公益基金会——乐山大佛文物保护公益基金会自建立以来,累计募集社会保护资金500余万元,资助“乐山大佛石窟文化及乐山文史宣传”等项目7个。

03

推进活化利用,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近年来,乐山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将遗产展示与活化利用相结合,景区推出“大佛记忆”“凌云礼”等系列文创产品,开发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精品研学课程6个,制作VR大空间沉浸式体验项目“凌云探秘”,策划推出“乐山大佛新春嘉年华”“冬游大佛 乐享嘉州”等系列活动,推进乐山大佛数字体验中心建设,助推乐山建设享誉全球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流连忘返。

在保护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创新,既要尊重乐山大佛文化的历史,也必须与时代同行。乐山市还在研究阐释、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大力提升世界遗产的生命力、传承力和影响力,让世界更了解中国文化,充分体现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价值所在。

有关部门系统收集整理关于乐山大佛的民间古籍文献和工程保护、地质勘探资料,编印了《四川省志·乐山大佛志》《乐山大佛保护工程与研究》《保护乐山大佛口述史》等文献,推进三龟九顶城遗址、离堆水利遗址等考古调研,开展“乐山大佛附属窟龛造像数字化保护与利用解读”等课题研究,有效促进大佛文化研究阐释。

乐山市先后举办澜湄区域世界遗产城市对话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国际学术交流会等活动,承接欧盟国家驻华大使团、“一带一路”国家媒体代表团调研和采风活动,与匈牙利格德勒宫、老挝瓦普寺景区缔结为国际友好景区,建立乐山与意大利中央文化修复院定期交流机制,不断拓展世界遗产保护交往半径。

04

获得国际认可,树立保护典范

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也是四川省内单体客流量最大的5A级景区,乐山大佛遗产保护利用工作长期备受世界瞩目。近日,“中国改革2024年度案例征集活动”年度案例名单发布,乐山市两个案例入选,其中,“乐山探索拓宽乐山大佛世界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新路径”从各级改革部门推荐的2000多个案例中脱颖而出,获评中国改革2024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中国改革年度案例征集活动”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主办,目前已连续举办多年。2024年度案例征集活动从9月下旬启动,至12月中旬结束,经过专家组多轮次的论证,历时三个月。乐山大佛的保护工作不仅在国内获得认可,也在国际上树立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