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中如何预防横纹肌溶解症?
运动中如何预防横纹肌溶解症?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又到了穿衣显身材的季节,很多人开始通过运动来保持或改善体型。然而,在追求健康和美丽的同时,我们也要警惕运动可能带来的风险。横纹肌溶解症就是一种常见的运动相关疾病,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运动时更容易发生。了解其症状、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对于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什么是横纹肌溶解症?
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 syndrome, RM)是由于肌肉损伤引起横纹肌破坏和崩解,导致包括肌酸激酶、肌红蛋白、醛缩酶、乳酸脱氢酶及电解质等肌细胞内的成分进入细胞外液及血循环的一组临床综合征。RM包括临床无症状的肌酸激酶升高及危及生命的肌酸激酶极度升高、电解质紊乱和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等。10%~60% 的 横纹肌溶解征患者可发生急性肾损伤。
横纹肌溶解症的病因多样,主要包括物理因素、代谢因素、药物因素、遗传因素四个方面。长时间剧烈运动、肌肉挤压伤、创伤等物理因素均会导致横纹肌溶解。临床案例中,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代谢性疾病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他汀类降脂药、西咪替丁等药物同样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此外,某些基因缺陷也可能增加横纹肌溶解的风险。
横纹肌溶解症的症状包括:患者局部或全身肌肉疼痛,有时疼痛剧烈;患者感到肌肉无力,影响正常活动;由于肌红蛋白堵塞肾小管,导致尿液呈酱油色或茶色;患者感到疲劳和恶心,有时伴有呕吐。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肾脏受损的表现,如少尿、无尿等情况。
如何预防横纹肌溶解症?
合理安排运动锻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强度和时长,避免突然剧烈运动导致肌肉损伤。
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比如运动前后充分热身和拉伸,选择合适运动项目和强度,避免长时间重复同一动作。
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横纹肌溶解症的预防关键在于保持充足的水分和电解质。运动时要适量饮水,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运动时,要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
定期体检:有助于预防横纹肌溶解症。通过体检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如代谢性疾病、药物副作用等,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出现症状怎么办?
如果在运动后出现肌肉疼痛、无力、尿色加深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如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等,以确定是否为横纹肌溶解症。
横纹肌溶解症的治疗包括去除病因、液体治疗、碱化尿液、透析治疗、对症治疗五个方面。祛除病因包括停止剧烈运动、停用导致横纹肌溶解的药物等。液体治疗方面,患者需要大量饮水以促进肌酸激酶和肌红蛋白的排出,同时需要静脉输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碱化尿液是指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碳酸氢盐药物,使尿液碱化,以减少对肾小管的损伤。对于严重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可能需要透析治疗以清除血液中的肌酸激酶和肌红蛋白。针对肌肉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以使用止痛药、止吐药等,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
总体而言,大多数横纹肌溶解症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可以完全康复。但若延误治疗,可能会导致肾脏损伤等严重后果。因此,早期识别和积极治疗是关键。
运动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方式,但过度运动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了解横纹肌溶解症的症状和预防措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记住,运动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才能真正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