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医祛湿全攻略:从饮食到运动的实用调理方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医祛湿全攻略:从饮食到运动的实用调理方法

引用
央视网体育频道
12
来源
1.
https://jiankang.cctv.com/2024/05/06/ARTI6f9ms2qRyPamNtC5LyIX240506.shtml
2.
https://hk.news.yahoo.com/%E7%A5%9B%E6%BF%95%E6%96%B9%E6%B3%95-%E4%B8%AD%E5%91%A29%E9%A0%85%E7%89%B9%E5%BE%B5-%E9%AB%94%E5%85%A7%E6%BF%95%E6%B0%A3%E9%87%8D-%E4%B8%AD%E9%86%AB%E8%A6%AA%E6%8E%8810%E6%8B%9B%E5%A4%8F%E5%A4%A9%E8%A2%AA%E6%BF%95%E6%B6%88%E8%85%AB-%E5%85%A7%E9%99%84%E6%B9%AF%E6%B0%B4%E9%A3%9F%E8%AD%9C-051330737.html
3.
https://www.gzhe.net/portal/zixun/detail/zyly/16588.html
4.
https://www.yancheng.gov.cn/art/2024/7/18/art_34249_17779.html
5.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387560.html
6.
https://www.chuan-shi.com.tw/Article/Detail/87442
7.
https://www.chuan-shi.com.tw/Article/Detail/87442#s2
8.
https://www.chuan-shi.com.tw/Article/Detail/87442#s3
9.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436720.html
10.
https://health.tvbs.com.tw/tcm/344970
11.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415140.html
12.
http://xiping.gov.cn/portal/zwgk/zdgk/shzzzjjg/jbylws/webinfo/2024/06/1721580878519081.htm

湿气重是现代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疲劳乏力、困倦不醒、腹部胀闷、身体困重、关节肿痛等。造成湿气重的原因多样,包括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作息不规律、缺乏运动、饮食不当等。中医认为,湿气重会影响身体健康,但通过饮食调理、穴位按摩和适量运动等方法,可以有效改善症状。

01

饮食调理

中医强调“药食同源”,通过调整饮食来调理身体是中医的重要理念。对于湿气重的人来说,饮食调理尤为重要。

  • 脾虚体质与寒湿体质:应以健脾祛湿为主,可多食用淮山、白扁豆、芡实、五指毛桃、白术、茯苓、陈皮、鸡肉、猪肉、鲫鱼、鲤鱼等。寒湿体质的人还可以适当进食羊肉、生姜、胡椒、砂仁、党参等温阳食物。

  • 湿热体质:则应以清热祛湿为主,避免辛辣、煎炸、烧烤、肥甘厚腻食物。建议食用木棉花、土茯苓、薏米等偏凉性食物,或绵茵陈、蒲公英、鸡骨草等偏寒性食物。

推荐几款实用的祛湿药膳:

  • 淮山芡实薏米汤:淮山20克、芡实15克、炒薏米30克、北芪15克、猪排骨150克。先用水浸泡淮山,将全部材料放进汤煲内,煲一个半小时,调味即可。此汤适合脾虚湿重、精神不振、大便烂溏者。

  • 薏米赤小豆汤:薏米30~50克、赤小豆30~50克。将材料洗净后放进汤煲内,煲一个小时,调味即可。此汤适合湿久渐欲化热者饮用。

02

穴位按摩

中医认为,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可以促进气血流通,达到祛湿的效果。

  • 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八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按摩此穴位能够帮助排出脾胃上的浊湿,建议每天按摩2次,每次3分钟。

  •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处,往下约4指宽,胫骨前缘一横指。此穴位是调理脾胃、驱赶内湿的好选择,同样建议每天按摩2次,每次3分钟。

  •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下端和脐连线中点(脐上4寸)。按摩此穴位可以促进脾胃的运化,适用于痰湿困脾的人群,每次揉2—5分钟。

03

运动方法

适量运动有助于促进气血循环,加速湿气排出体外。推荐以下几种运动方式:

  • 散步、慢跑:这些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身体排出湿气。

  • 游泳:在水中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但要注意运动后及时更换干爽衣物,避免湿气侵入。

  • 八段锦、太极拳:这些传统运动方式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调和气血,适合长期坚持。

运动时需注意,运动后应及时更换干爽的衣服,避免湿气再次侵入体内。

04

中医外治疗法

除了饮食调理和运动,中医还有一些外治疗法可以帮助祛湿。

  • 艾灸:在中脘、下脘、关元、天枢、足三里等穴位进行艾灸,有祛湿、增强体质的功效。

  • 中药足浴:使用佩兰、石菖蒲、藿香、苍术、草豆蔻、草果等中药煎水泡脚,可以刺激胃经、膀胱经等足部经络,达到健脾、除湿、通经、利水的作用。

  • 拔火罐:适合寒湿体质的人群,可以温经散寒、祛风利湿。但需注意,拔火罐应在温暖的环境下进行,妊娠期女性以及高热、昏迷、抽搐、水肿、腹水、肿瘤患者不宜拔罐。

通过合理运用中医知识和养生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湿气重的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湿气重的人在调理过程中应保持耐心,因为湿邪致病具有重浊、粘滞、易伤阳气、病程缠绵难愈等特点,需要慢慢调理。同时,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调理,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