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创新运用黄芪:创制升陷汤,开后世临床应用新篇
张锡纯创新运用黄芪:创制升陷汤,开后世临床应用新篇
黄芪,这味在中医临床中使用率极高的中药,素有“十药八芪”之说。其应用之广泛、功效之卓著,为历代医家所称道。近代名医张锡纯对黄芪的运用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他认为黄芪“补气之功最优”,并创制了多个以黄芪为主药的方剂,用于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张锡纯眼中的黄芪:补气之长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指出,黄芪“补气之功最优”。他认为黄芪不仅能补气,还能升气,是治疗气虚病症的首选药物。黄芪的补气作用并非单一走向,而是既能走肌表又能入脏腑,既能止汗又能发汗,具有独特的双向调节作用。
升陷汤:张锡纯的创新之作
张锡纯最著名的方剂莫过于升陷汤。他观察到许多患者存在“胸中大气下陷”的症状,表现为气短、乏力、内脏下垂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创制了升陷汤,由生黄芪、知母、柴胡、桔梗、升麻组成。这个方剂以黄芪为主药,重用六钱(约18克),大补脾肺之气,配以其他药物升举胸中大气。
升陷汤的妙处在于其配伍精当。黄芪与知母相配,一温一寒,既能补气又能防止过热;柴胡、桔梗、升麻则能升举清阳之气。这个方剂不仅适用于大气下陷,还能根据病情加减化裁,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例如,张锡纯还在此基础上派生出回阳升陷汤、理郁升陷汤、醒脾升陷汤等,分别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病症。
黄芪在临床中的妙用
张锡纯运用黄芪治疗的病症范围非常广泛,从内科到外科,从急性病到慢性病,都有黄芪的身影。例如,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时,他拟定了逐风汤、加味黄芪五物汤等方剂,重用黄芪以补气活血。对于肢体痿废,他创制了补偏汤、振颓汤;对于脑中风后遗症,他则有干颓汤、补脑振痿汤、起痿汤等。
此外,张锡纯还将黄芪用于治疗皮肤病、肝气虚等病症。他强调,黄芪的使用需要根据病情灵活配伍,才能发挥最佳疗效。
名医案例:黄芪治疗高血压
当代名医李士懋在治疗高血压时,也深受张锡纯使用黄芪经验的影响。在治疗一位44岁男性高血压患者时,李士懋发现其脉弦无力,诊断为阳虚气弱,虚风萌动。他重用生黄芪至120克,配伍炮附子、白术、党参等药物,取得了显著疗效。这个案例充分展示了黄芪在补气复阳、息风止眩方面的强大功效。
使用黄芪的注意事项
虽然黄芪功效卓著,但张锡纯也提醒后人,使用黄芪需谨慎。他指出,黄芪性温和而力缓,不适宜用于急性重症的急救。同时,黄芪的使用需要根据个体体质和病情来调整剂量,不可一概而论。例如,对于气虚明显者,可以重用黄芪;而对于湿热内蕴或外感风热的患者,则不宜使用黄芪。
张锡纯对黄芪的运用经验,为后世中医临床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气虚类疾病日益增多,黄芪的应用价值愈发凸显。然而,使用黄芪也需遵医嘱,合理应用,才能真正发挥其养生保健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