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白酒香型的产生及演变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49:2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白酒香型的产生及演变

中国白酒香型的演变,是一部融合地理环境、工艺创新与文化传承的传奇史诗。从元朝山西的蒸馏酒发端,到如今十二大香型的百花齐放,每一种香型都凝聚着酿酒师的智慧与自然的馈赠。本文将带你穿越时空,探寻中国白酒香型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酒历史源远流长,酿造酒最早可以追溯至三皇五帝时代。现代中国蒸馏白酒技术的起源虽已难以考证,但较为公认的说法是:“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据记载,白酒起源于元代,发源于山西,后由山西盐商将清香酒酿造技法传播至全国。

清香型白酒的诞生

元朝时期,山西人采用高粱作为酿酒原料,并使用地缸发酵。地缸埋于地下,温度稳定,有利于发酵和香味物质的生成。这种工艺生产出的酒具有“清香纯正,醇甜柔和,自然谐调,余味爽净”的特点,清香型白酒由此诞生。

凤香型白酒的形成

从山西传至陕西后,酿酒工艺发生了重要变革:由缸发酵转向窖池发酵。陕西人将破损的缸改造为腰形窖池,最终发展为长方形泥窖。这种窖池发酵产生的己酸乙酯,赋予了白酒独特的浓香。为了避免浓重的杂味,古人发明了“毁窖大法”,即定期更换窖池泥土。在这一过程中,兼具清香与窖香的凤香型白酒应运而生。

浓香型与酱香型的分化

明弘治年间的盐法改革,促使山西和陕西的酿酒技术向四川和两淮地区传播。四川温暖潮湿的气候使得微生物繁殖旺盛,泥窖根本挖不完,酿出来的酒出现了更为丰富的杂味,加上四川人本身口味重,喝着喝着还挺喜欢的。于是不毁窖了,任由窖池自由发酵。于是川派浓香型白酒诞生。

现今老窖池成了川派浓香酒最大的宝藏,至今依旧有“酒好还需窖池老”的说法,甚至根据窖池年龄来划分等级,有的成了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陕西盐商将酿酒技术带到贵州茅台镇,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加上独特的酿酒工艺,最终形成了酱香型白酒。茅台镇的酿酒师们采用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的“12987”工艺,创造出酱香突出、酒体醇厚的酱香型白酒。

米香型白酒的诞生

在江淮地区,山西的清香型白酒酿造工艺得以传承。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当地人开始用泥窖代替地缸发酵,逐渐发展出以绵柔为特点的江淮浓香型白酒。进一步的创新是使用大米作为主要原料,从而诞生了米香型白酒。

其他香型的创新与发展

随着酿酒工艺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更多独特的香型相继出现:

  • 芝香型:采用砖墙泥底窖池,结合麸曲和高温大曲,以及高温发酵工艺,形成独特的烤芝麻香。
  • 药香型:在酿酒过程中加入大量药材,形成独特的药香与酒香的完美融合。
  • 豉香型:意外将肥猪肉掉入酒缸,肥猪肉吸附杂质后,赋予米香型白酒独特的风味。
  • 兼香型:将浓香型和酱香型工艺结合,形成兼具两种香型特点的白酒。
  • 特香型:以小麦为主材料,形成独特的香气。
  • 馥郁香型:融合了浓、清、酱三种香型的特点,一口三香,层次丰富。
  • 老白干香型:与清香型外观相似,但香气成分和比例截然不同。

不同的香型白酒体现了不同的风格特征,而各香型独特风格的形成来源于酿酒采用的不同原料、发酵设备、生产工艺、贮存时间、勾调技术以及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造就了中国白酒百花齐放、各有千秋的风格特征。

香型无高低,而酒质有优劣。希望大家可以更包容的去尝试不同香型的白酒。少喝酒,喝好酒。

本文原文来自什么值得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