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引领电力行业未来:技术突破、政策支持与成本优势
新能源引领电力行业未来:技术突破、政策支持与成本优势
2024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1.34亿千瓦,同比增长24%,占全国新增电力装机的88%。其中,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约1.28亿千瓦,占新增发电总装机的84%。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6.53亿千瓦,同比增长25%,约占我国发电总装机的53.8%。风电光伏发电合计装机(11.8亿千瓦)已超过煤电装机(11.7亿千瓦)。
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在抽水蓄能领域,南方电网抽水蓄能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平台实现了7座抽水蓄能电站、34台机组设备的智能巡检和状态诊断,每年可创造经济效益约1760万元。在新能源功率预测方面,国网新疆的新一代新能源功率预测系统应用人工智能算法,新能源功率预测精度超过93%,大大提高了新能源利用率。在核电领域,宁德核电的“锦书”大模型实现了海量知识的整合,打破了各工种之间的数据孤岛。在火电领域,燃煤电厂的“智能大脑”优化了火电运行效率。
国家政策对新能源发展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10年来,能源领域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约39万亿元。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中央预算内总投资超千亿元,带动地方和企业加大资金投入,2015年历史性解决全国无电人口用电问题。2023年中国能源转型投资达6760亿美元,是全球能源转型投资最多的国家。2023年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助力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8.1亿吨。
新能源发电成本持续下降,竞争力不断增强。2023年,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大幅下降至4美分/千瓦时左右,比化石燃料和核能发电低56%。自2000年以来,在全球部署的可再生能源为电力部门节省约4090亿美元的燃料成本。中国在风电市场继续领跑全球,2023年新增陆上风电装机容量占比从2022年的50%上升至66%。
尽管新能源发电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随着新能源占比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平衡理论和模式将发生深刻变革。新型电力系统需要充分挖掘各类可调节资源潜力,开展源网荷储协同优化调度,并发挥电网平台作用,增强跨省区互济能力。电力市场化改革及综合能源建设将对新型电力系统产生重大影响,需要在政策、机制等方面实现创新性突破。
展望未来,新能源发电技术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新能源发电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新能源发电将在推动电力行业绿色转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