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融合应用和数据安全问题有所缓解……金融科技未来发展有这些趋势
数据融合应用和数据安全问题有所缓解……金融科技未来发展有这些趋势
2024年,中国金融科技行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数字化转型到人工智能应用,从数据安全到伦理治理,金融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金融行业的面貌。近日,毕马威中国与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联合发布的《2024中国金融科技企业首席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为我们勾勒出一幅金融科技发展的全景图。
十大现状:数字化转型加速,数据安全仍是挑战
《报告》显示,2024年金融科技行业发展信心指数有所回落,但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进度显著提升。在各类金融机构中,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进度最快,得分3.9分(满分5分),连续三年稳居第一。
在金融科技企业“走出去”方面,60%的受访企业已经或计划“走出去”,较上年增加了8个百分点。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仍是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的首要挑战。
从投资情况看,PE/VC对金融科技投资占比持续下降,从2020年的53%降至2024年的30%,但仍为第一大投资方。互联网系企业投资比例则从14%上升至22%,位居第二。
在研发投入方面,受访企业更注重质效,专利数量稳步增加。核心技术要素分布格局正在调整,金融大模型与生成式AI成为关键变量。行业标准化意识逐步增强,国际标准参与稳步推进。
值得注意的是,“数据资产入表”带动数据资产价值显性化,过度采集个人信息问题有所缓解。68%的受访企业认为这将促进金融科技企业开拓数据驱动类服务,赋能金融机构数据资产管理。过度采集个人信息问题占比从2023年的50%降至42%。
十大趋势:降本增效持续,监管科技应用深化
展望未来,《报告》提出了金融科技发展的十大趋势。企业发展方面,降本增效趋势将持续,树品牌和钻技术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策略。数据要素流通仍是行业主要痛点,企业经营压力需高度关注。
区域发展方面,长三角、珠三角等产业集群优势凸显。79%的受访企业选择长三角城市群,杭州、成都等城市成为除北上广深之外的金融科技新高地。
在创新与风险控制方面,深化监管沙盒与监管科技应用是平衡金融科技创新与风险的有效举措。53%的受访企业认为推进监管科技应用是平衡金融科技创新和风险的重要举措,其中25%的企业将其作为第一选项,较去年增加4个百分点。
数字金融和普惠金融是金融科技的重要创新领域。对于中小金融机构破解发展金融科技“三缺”难题,《报告》建议加强与平台企业和科技公司的合作。
金融领域信息技术创新持续深化,但标准规范与解决方案研制仍需发力。“元宇宙”技术因缺少合适场景和成熟技术,六成企业持消极或观望态度。相比之下,大模型应用较为积极,九成企业看好大模型金融应用前景,客服、风控、营销是三大热门场景。
约七成受访企业认为新质生产力可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带来新机遇。75%的企业认为这将推动金融科技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67%的企业认为金融业创新升级需求更加迫切,金融科技企业将迎来市场扩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