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南昌瓦罐汤:一碗千年传承的慢煮时光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53:5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南昌瓦罐汤:一碗千年传承的慢煮时光

“老板,来一碗瓦罐汤!”随着一声吆喝,南昌街头的一家老字号瓦罐汤店热闹起来。店里的大瓦缸里,层层叠叠摆放着上百个小瓦罐,每个瓦罐里都藏着不同的美味。这是南昌人最熟悉的味道,也是这座城市的独特印记。

01

千年传承:从北宋到现代

瓦罐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据古籍《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煨汤的真谛在于“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则成至味”。这句话道出了煨汤的精髓,也揭示了瓦罐汤追求食材本味、注重烹饪技艺的传统。

02

独特工艺:六面受热的慢火煨制

瓦罐汤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煨制过程。将食材置入一人高的大缸内,以硬质木炭火恒温传统式六面受热,煨制达7小时以上。这种独特的烹饪方式使得原料的鲜味及营养成分充分溶解于汤中,成就了瓦罐汤鲜香淳浓的独特风味。

现代瓦罐汤的烹制形式年代并不久远,它是由其他形式的煨汤演变而来。如今,瓦罐汤的器具已经成型,瓦罐内部大致分三层铁架,主要以焊接工艺来完成。瓦罐内壁附有保温耐火材料组成,底部有一可调节炭火大小的小通风口,相当实用。

这种现代化的瓦罐汤器具不仅保留了传统瓦罐汤的煨制技艺,还融入了现代科技元素,使得瓦罐汤的制作更加便捷、高效。同时,现代瓦罐汤在食材的选择和搭配上也更加丰富多彩,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

03

文化价值:慢生活的象征

瓦罐汤是“煨”成的,这种沿袭千年、小火慢熟的烹饪方式,象征着一种慢节奏的生活态度,也道破了传统瓦罐汤的精髓。具体来说,各色食材处理好,分装在一个个巴掌大小的土质陶器里,陶土质地透气、吸油,出汤鲜而不腻。调味、以净水没过食材,再以锡纸封口。把小瓦罐送进大瓦缸的“肚子”里,层层排列整齐(一米多高的大瓦缸,能放下百来只小罐罐)。摒弃明火,以烧旺的木炭放入缸底,温度上来之后盖好缸口,仅以底部开口控制温度,先维持 160℃ 左右煨 2 ~ 3 小时,再降温到 120℃ 左右煨 2 个钟头,剩下的时间里文火慢煨,不到 8 个小时绝不开封。

8 小时,整整 480 分钟,股市已完成一天的交易,短视频创组者的最新发布已冲上热搜,而在大瓦缸里的小瓦罐中,食材的风味由此得到充分释放。这份时间和人工的付出,堪称奢侈,因此如今许多店铺已经舍弃了传统的瓦缸煨,改用明火蒸炖或电蒸箱加热,一个小时便能出汤。相较于传统方式,蒸炖出的汤汁较为清澈,食材没那么软烂,保留着微微弹牙的口感,最重要的是,出品快、省时间。

瓦缸较深,煨好的瓦罐汤需以长钩取出。© 掌中九江

04

现状与挑战:传统美食的困境

尽管瓦罐汤在南昌广受欢迎,但其独特的煨制工艺和较长的制作时间,使得它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面临挑战。许多店铺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不得不放弃传统的瓦缸煨制方式,转而采用更快速的烹饪方法。这虽然提高了效率,但也牺牲了瓦罐汤原有的独特风味和文化内涵。

此外,瓦罐汤的推广也受到地域限制。由于其制作工艺复杂,难以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瓦罐汤在南昌以外的地区并不常见。即使在南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传统瓦罐汤店也在逐渐消失。

05

保护与传承:留住城市的味道

面对这些挑战,南昌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推广瓦罐汤文化。2014年8月,南昌瓦罐煨汤制作技艺入选南昌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11月10日,这一技艺又入选江西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南昌瓦罐煨汤制作技艺的肯定,更是对这道传统美食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价值的认可。

同时,南昌市还积极推动赣菜品牌建设,评选名品、名街、名节、名店和名厨,示范带动赣菜品牌快速推广、走出去。通过这些努力,瓦罐汤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成为了展示江西饮食文化的重要窗口。

06

结语:品味一座城的味道

瓦罐汤是南昌的味觉记忆,也是江西的美食名片。它承载着千年的烹饪智慧,凝聚着匠人的心血,更寄托着游子的乡愁。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让我们放慢脚步,细细品味这一碗瓦罐汤,感受那份来自历史深处的温暖与醇香。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