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赤藓糖醇竟促血栓?专家揭秘真相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14:0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赤藓糖醇竟促血栓?专家揭秘真相

近年来,赤藓糖醇作为代糖界的“明星产品”,因其低热量、不升高血糖等特点,备受健康意识强的消费者青睐。然而,最新研究表明,这款“完美代糖”可能暗藏风险,过量摄入会促进血栓形成,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01

赤藓糖醇与血栓形成的关联

美国克利夫兰诊所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赤藓糖醇对心血管健康的潜在威胁。研究团队在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期刊上发表论文,指出赤藓糖醇能够显著增强血小板的聚集能力,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在一项涉及20名健康参与者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将参与者分为两组,一组服用30克赤藓糖醇,另一组则服用等量的葡萄糖。结果显示,服用赤藓糖醇的参与者血液中赤藓糖醇浓度飙升至6480μmol/L,而服用葡萄糖的参与者仅为3.75μmol/L,浓度差高达1000倍以上。

更令人担忧的是,高浓度的赤藓糖醇显著增强了血小板对激活因子的反应,如ADP和TRAP6,导致血小板更易聚集。此外,赤藓糖醇还促使血小板释放更多与血栓形成相关的颗粒内容物,如血清素和CXCL4,进一步加剧了血栓形成的风险。

02

心血管风险显著增加

这项研究并非孤立发现。早在2023年,同一研究团队就在Nature Medicine期刊上发表研究,证实血液中赤藓糖醇水平与心血管事件风险之间存在显著关联。研究数据表明,在美国人群中,赤藓糖醇水平最高的人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是最低水平的1.8倍,而在欧洲人群中,这一风险更是高达2.21倍。

研究还发现,摄入30克赤藓糖醇后,血液中赤藓糖醇含量会在两天内持续处于高位,这种长时间的高浓度状态会增加血管阻塞的风险,特别是在动脉损伤的情况下。

03

代谢机制与安全建议

赤藓糖醇是一种四碳糖醇,主要通过肝脏代谢。与其他糖醇相比,赤藓糖醇在人体内的吸收率较低,约有60%-80%会被小肠吸收,剩余部分则在大肠中发酵。这种代谢特点使得赤藓糖醇具有较低的热量(约0.2千卡/克),且不会显著影响血糖水平。

然而,正是这种特殊的代谢途径可能成为心血管风险的源头。赤藓糖醇在血液中的高浓度状态会改变血小板的功能,增加血栓形成的倾向。对于已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人群,如肥胖、高血压患者,这种风险可能更为显著。

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系研究员范志红建议,虽然赤藓糖醇在适量使用下相对安全,但消费者应保持警惕,避免大量摄入。她指出,即便是低热量的代糖,也可能通过影响肠道菌群、增加食欲等方式,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赤藓糖醇的安全性问题再次提醒我们,追求健康饮食不应过度依赖代糖。适量摄入、多样化饮食和健康生活方式才是维护心血管健康的最佳选择。在选择食品时,应仔细阅读配料表,关注赤藓糖醇的含量,避免过量摄入。如有疑虑,建议咨询医疗专业人士,以获得个性化的健康建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