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超重率近两成,16部门联手推进“体重管理年”
儿童青少年超重率近两成,16部门联手推进“体重管理年”
近日,教育部发布文件,强调加强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教育,提倡合理膳食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数据显示,6岁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高达19.0%,这一数据令人堪忧。为应对这一挑战,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联合制定了《“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旨在通过加强科学普及和宣传倡导,提高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动员社会广泛参与,提升体重管理效能。
合理膳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建议,青少年应遵循以下核心原则:
食物多样化:确保每天摄入的食物种类丰富,包括谷物、蔬菜、水果、蛋白质来源(如鱼、禽、蛋、瘦肉)和奶制品。这有助于获得全面的营养。
合理搭配:合理搭配各类食物,如主食与蔬菜、蛋白质的搭配,可以有效降低餐后血糖的峰值,避免血糖大幅波动。
控制总能量:根据个人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和活动水平,计算每日所需能量,然后据此规划饮食,避免能量过剩或不足。
限制加工食品:减少高糖、高盐、高脂肪的加工食品的摄入,这些食品往往含有过多的添加剂,不利于健康。
规律进餐:保持三餐定时定量,避免过度饥饿或过饱,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和健康的体重。
适度运动:结合适当的体育活动,帮助控制体重,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避免极端饮食:避免采用过于严格的节食或极端的饮食计划,这些方法可能导致营养失衡,甚至引发健康问题。
为了推动合理膳食理念的普及和实践,《“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加强科学普及和宣传倡导:通过各种渠道普及体重管理和营养健康知识,提高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
营造体重管理社会支持性环境:推广“一秤一尺一日历”(体重秤、腰围尺、体重管理日历),鼓励家庭、医疗卫生机构、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宾馆等配置体重秤,有条件的配置体成分仪。
发挥家庭和专业技术优势:将体重管理纳入健康家庭建设内容,提高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疾控机构等专业人员体重管理和科普能力,完善医护人员健康教育考核机制。
合理膳食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多重益处:
预防疾病:合理膳食有助于预防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降低未来患病风险。
提高学习效率:均衡的营养摄入能够促进大脑发育,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促进全面发展: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仅关乎身体健康,还能培养自律意识,促进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合理的营养摄入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效率至关重要。学生餐不仅提供了必要的能量和营养素,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饮食习惯。学生餐已经成为提升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根据相关要求,各地学校通过提供多样化的食谱,确保学生能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控制油盐糖的摄入量,以预防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
在具体实施方面,多地采取了创新举措。例如,河南省卢氏县推出了“五餐”监管机制,包括厨师试餐、校领导陪餐、教师同餐、学生评餐和家长监餐,以确保国家提供的农村学生营养膳食补助能够真正落实到学生身上。同时,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通过实施“营养+”计划,推出营养膳食指导用书,定制营养餐带量食谱,确保学生餐的营养均衡。另外,一些地方还加强了对校园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针对学校供餐“营养餐不营养”问题精准监督,推动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的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改行动,通过专项整治工作守护学生的“营养餐”。
“总体来看,最近一年来,关于学生餐的立法、监管、创新举措以及社会关注都在不断推进,确保学生能够获得健康、营养的餐食,从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张倩认为,国家对学生餐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通过提高营养膳食补助标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推广营养配餐标准和工具等措施,确保学生能够吃得安全、吃得营养。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不仅提升了农村学生营养健康水平,对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均衡成长也具有重要意义。”张倩表示,未来,学生餐将继续向科学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通过智能化餐饮系统和个性化营养定制,加强家校沟通,满足不同学生的特定需求。
0~6岁是儿童生长发育关键期,大脑和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在经历着快速的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营养健康问题。国家层面也加大了对儿童营养健康的关注力度,《“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全面提升国民健康水平,其中特别强调了加强对儿童营养的科学指导。
“精准营养的核心在于‘个性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杨振宇介绍,“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营养的需求存在显著差异,即使是同一年龄段的孩子,由于遗传背景、生活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其营养需求也会有所不同。”
杨振宇介绍,针对“0~6岁儿童精准营养”,2023年9月8日,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正式发布《0~6岁儿童营养精准补充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该《指南》基于大量的科学研究和临床数据,为家长提供了详细的营养补充建议,涵盖了从母乳喂养到辅食添加,再到学龄前儿童膳食平衡的全过程,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为每个孩子提供最适合的营养方案,以促进其健康成长。例如,对于0~1岁的婴儿,《指南》强调母乳的重要性,同时指出从6月龄起引入辅食;对于1~3岁的幼儿,《指南》建议注重蛋白质、钙、铁、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摄入;而对于学龄前儿童,除了保证充足的蛋白质供应外,还需特别关注维生素A、D及微量元素的摄入。
杨振宇表示,希望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建立全面的儿童素养提升体系,推动儿童营养素养的提升。
这些措施和理念的推广,不仅有助于改善当前青少年的营养状况,更为他们未来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青少年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美好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