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重阳节来临,专家详解老年人秋季养生五大要点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30:3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重阳节来临,专家详解老年人秋季养生五大要点

重阳节之际,关注老年人的健康养生尤为重要。本文从养肺、养心、养肤、养胃和养神五个方面,提供全面实用的秋季养生指南,帮助老年人保持健康体魄,愉快度过重阳佳节。

一养肺:防流感

天气渐凉,流感、肺炎等呼吸道疾病高发,可及时接种疫苗,预防感染。在饮食中,增加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秋梨、百合、蜂蜜、银耳、莲藕、荸荠等。适当增加饮水,每天1500-2000毫升。每天可以做呼吸操,使吸气时胸腔扩大,呼气时胸腔缩小,促进胸廓运动,改善肺功能。

二养心:重保暖

随着日夜温差变大,正是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逐渐高发之时,需按时服用常用药,避免随便停药、减药、换药。早晚应外披外套,要秋捂不要贪凉,做好衣服加减,气温低时,还应带好轻薄的帽子围巾保护头和脖子。避免过于激烈的运动,大汗淋漓,可以适当散步、慢跑、打球或者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

三养肤:锁水分

秋天皮肤干燥,不少老年人会出现皮肤干燥、掉皮屑,甚至皮肤瘙痒、湿疹等问题。老年人应该保持合理的沐浴频率,避免过于频繁的洗澡,水温不宜过高,建议40度左右,避免使用碱性肥皂破坏皮肤屏障。洗澡结束后可以涂上尿素霜、凡士林,或无香料和防腐剂的润肤乳锁住水分。如有湿疹,避免手抓,及时就医。

四养胃:补营养

秋天也正是“贴秋膘”之时,不少老年人经过夏天胃口减弱,到秋季逐渐恢复,是可以适当吃些荤腥食物“小补一下”。尽量以优质蛋白质,如蛋、奶、鱼、虾、肉、大豆为主。但不宜过于油腻,过量食用,避免辛辣寒凉刺激等食物。注意烹饪方法,建议以水煮、清蒸为主。可以增加健脾养胃的食物,如山药、糯米、薏仁、芝麻、小米,芡实等。也可以煮一些养生茶,如麦冬、石斛、沙参等。

五养神:畅情志

秋天是一个情绪易于波动的季节,不少老年人会出现情绪抑郁,又称“悲秋综合征”。老年人应增加户外活动,和伙伴们保持交流,经常聚聚,同时培养兴趣爱好,可以去老年大学、社区书院等,学习唱歌、舞蹈、书法、烹饪等课程。保持适当日照,每天半小时到公园、小区、绿地走走,既可以补充维生素D,又可以改善心情。要适当早睡,晚上10点前可以卧床准备就寝。




膳食丰富,营养全面


每天应至少摄入12种食物,吃好一日三餐;蔬菜水果要新鲜、足量、多样,多吃深色及十字花科蔬菜。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注意膳食结构,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动态结合,保证足量的动物性食物。每日饮奶,以低脂奶及其制品为主,保证足量的钙,预防骨质疏松等疾病。日常清淡饮食,低脂低盐(每日摄入钠盐量≤5克);戒烟限酒,少喝浓茶。

少食多餐,粗细搭配

老年人勿过度饮食,应少食多餐,进餐次数可采用三餐两点制,或三餐三点制,且定时定量;食物宜选择易消化、易吸收的种类。调整烹饪方式,将食物切细切碎,延长烹饪时长,比如:炖、煮、蒸、焖等,减少煎炸、熏烤等方式。食材适当细软,同时应在主食中适量添加燕麦等粗粮,强调粗细搭配。

吃动平衡,关注体重


适当参加户外运动与锻炼,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肌肉衰减和骨质疏松。可选择难度小、安全性高的运动,注意动作不能过于剧烈,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运动量一定要根据自身体能和健康状况进行个性化设定,可每日户外锻炼1-2次,宜在饭后半小时进行,每次半小时以上,轻微出汗即可。注意循序渐进原则,随身携带甜食,避免低血糖反应。老年人注意保持适宜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最好不低于20.0千克/米2,最高不超26.9千克/米2。

主动饮水,保持足量

老年人对缺水的耐受性降低,建议养成主动、定时、足量饮水的习惯。饮水应少量多次,要主动,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每次饮水量在50-100毫升,每日达到1500-1700毫升。饮水应以温热白开水为首选。大量出汗后,以淡盐水为宜。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