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氨酶升高,小心肝功能亮红灯!
转氨酶升高,小心肝功能亮红灯!
转氨酶升高常常被视为肝功能出现问题的重要标志。无论是乙肝、脂肪肝还是药物副作用,都可能导致这一现象。定期检查转氨酶水平,对于及早发现和治疗肝脏问题至关重要。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维护肝功能的重要手段。如果你最近体检发现转氨酶升高,不妨仔细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转氨酶升高的临床意义
转氨酶是人体代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引起转氨酶升高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转氨酶升高也并不一定代表肝功能受损。转氨酶是催化氨基酸与酮酸之间氨基转移的一类酶,在人体转氨酶中,以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最强。
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胞内/胞外浓度比约5000:1。当肝细胞变性、坏死、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时,胞内的ALT会借助浓度梯度,进入间质液和血液循环。但ALT升高的程度与肝细胞损伤数量并不一定成正比,在重症肝炎伴急性肝衰竭时,由于肝细胞短时间内大量坏死,无能力生成ALT,此时血清中酶水平正常或反而降低;而血清中胆红素水平显著升高,出现“酶-胆分离”现象,提示预后不良。AST在人体内分布较广,按其浓度多少,依次为肝、心肌、骨骼肌、肾、脑、胰、肺、白细胞和红细胞,因此AST不能特异性反映肝损伤。临床上常以血清AST/ALT值变化来帮助判断病情。ALT主要分布于肝细胞的胞浆中,而AST主要分布于线粒体中,当肝细胞病变严重时,AST从线粒体中释放出来,使AST/ALT值升高。临床上各种原因均可使转氨酶升高,需注意鉴别。
导致转氨酶升高的原因
转氨酶升高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
生理性原因
- 饮酒:酒精会加重肝脏负担,导致转氨酶升高。
- 高脂饮食:过多摄入高脂肪食物会增加肝脏代谢负担。
- 过度劳累:近期过度劳累,休息睡眠不佳。
- 急性软组织损伤:剧烈运动以及孕期等因素均能造成肝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从而引起转氨酶增高。
病理性原因
- 病毒性肝炎:活动性期的病毒性肝炎,ALT和AST的升高都比较明显,升高的比例常常是ALT大于300U/L,AST大于200U/L,两者的比值小于1。在感染肝炎病毒后最初的1~2周,转氨酶的升高会达到一个高峰。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病持续进展至肝硬化尤其是肝硬化失代偿期,转氨酶也会升高。
- 酒精性肝病:长期喝酒对于肝脏的损害是很明确的,饮酒后做肝功能检查都会发现转氨酶升高的现象。对于长期大量饮酒者,AST/ALT>2提示酒精性肝病可能,AST/ALT>3更具有诊断意义。
- 脂肪肝:轻度脂肪肝很少会引起肝功能异常,但中重度脂肪肝引起转氨酶升高的病例就很常见。AST/ALT水平轻度升高时,应高度考虑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曾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可能,与酒精性肝病不同,一般其ALT高于AST水平,且转氨酶很少>300 U/L。
- 药源性或中毒性肝损害:药物过敏可引起转氨酶升高,并常伴有淤胆型黄疸和肝细胞损伤。例如红霉素、四环素、安眠药、解热镇痛药、避孕药,还有一些中药如半夏、槟榔、青黛等也可引起转氨酶升高。在停用这些药物后,转氨酶水平会很快恢复正常。
- 自身免疫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典型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异常主要表现为肝细胞损伤型改变,ALT和AST水平升高,而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基本正常或轻微升高。
- 胆管胰腺疾病:因为转氨酶是从胆管排泄的,因此如果有胆管、胆囊及胰腺疾患,胆管阻塞,也可使转氨酶升高。
- 遗传性肝病:转氨酶升高也是遗传性肝病的常见临床就诊形式。对于转氨酶升高为主的肝损伤,尤其学龄期儿童、青少年及成人无症状转氨酶升高需考虑肝豆状核变性、遗传性血色病、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的可能。
- 缺血性肝炎:缺血性肝炎发病机制包括缺氧性损伤(肝脏血流减少、肝脏被动淤血、低氧血症),肝细胞摄氧能力下降以及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标志性酶学变化为转氨酶水平急剧升高,通常在肝细胞损伤后12
48h内发生,72h内达峰值(可达正常上限的25250倍),AST上升水平往往比ALT更高,这可能与AST在肝小叶中央区浓度更高有关。在基础疾病得到有效干预后,氨基转移酶水平可在7~10d内恢复,这有助于与病毒性肝炎相鉴别。 - 心血管疾病:心脏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时,ALT和AST均可能升高,患者常有胸痛、心悸、气短、浮肿。
- 其他:当患者患有肾盂肾炎、大叶性肺炎、肺结核、乙型脑炎、急性败血症、流脑、疟疾、钩端螺旋体病、流感、麻疹、血吸虫病、挤压综合征等疾病时,转氨酶也可能升高。
转氨酶升高的危害
转氨酶升高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损伤肝脏:长期大量饮酒发生的谷氨酰转肽酶超出正常水平,可能会引发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多表现为肝区疼痛,消化吸收不良,甚至黄疸。这种情况应严格禁酒,及早诊断,并应用保肝护肝药物改善肝功能。
- 加重病情:本身患有疾病者,如肝癌患者出现谷氨酰转肽酶存在偏高的现象,其癌肿组织或周围炎症刺激可能会进一步加重病情。而病毒性肝炎或者阻塞性黄疸患者,长期如此,会增加发生肝内胆汁淤积、肝损伤的可能性。对于胰腺炎、糖尿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而言,会使病情迁延不愈。
发现转氨酶升高后的应对措施
如果发现转氨酶升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 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并接受针对性治疗。
- 避免饮酒:酒精会加重肝脏负担。
- 健康饮食:减少油腻食物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高蛋白食品。
- 适度运动:促进新陈代谢,减轻体重,改善脂肪肝。
- 定期复查:监测肝功能变化,评估病情。
总之,转氨酶升高需要引起重视,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必要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并保护肝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