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退休后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退休后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66岁的J先生,曾经是一位忙碌的企业家,年轻时为了事业经常睡在工厂,连假日也全身心投入工作。随着公司运营步入正轨,他开始将工作交给下属处理。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发现自己空闲时间越来越多,却没有培养任何生活嗜好,加上体力逐渐衰退,他开始出现焦虑、心慌、失眠、头痛、肠胃不适等症状。
J先生前往新竹台大分院新竹医院精神科就诊,经詹仁辉医师诊断为焦虑症。除了药物治疗,詹医师还建议他培养唱歌、旅游等兴趣,寻找生活乐趣,并提醒家人多陪伴。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调整,他的焦虑和失眠症状逐渐改善。
这个案例揭示了一个普遍现象:退休后,许多老年人会面临心理健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退休后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才能保持心理健康呢?
首先,定期运动是关键。WHO建议,65岁及以上的成年人每周应进行至少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身体活动,或至少75-150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身体活动。运动不仅能改善心肺功能,还能释放脑内啡,带来正向情绪,增加自信。
其次,保持社交互动非常重要。研究显示,缺乏社交互动是抑郁、焦虑、失眠及认知障碍的危险因子。退休人员应多与亲友保持联系,不管是通过社交媒体还是面对面聊天,都是增加社交互动的好方法。此外,参加社团、社区大学或村里活动等,也能增加社会参与感。
学习新技能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有效方式。任何学习活动都会在大脑中形成新的神经联系,有助于维持心智活跃。退休人员可以尝试学习一门新语言、乐器或手工艺等,既能打发时间,又能保持大脑活力。
财务安全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台湾退休理财作家“娴人”建议,退休前至少需要8年时间来规划和准备。她建议在退休前培养至少一种兴趣,定期检视个人财务状况,并做好心理调适。
值得注意的是,心理健康问题在老年人中相当普遍。据统计,7%的老年人患有抑郁症,且在初级保健机构中,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均不足。这些症状往往被忽视,因为它们与老年人遇到的其他问题同时出现。
幸运的是,许多社区和医疗机构开始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例如,杰斐逊中心就有一支专门服务老年人的团队,提供个性化治疗、团体治疗和社区外展服务。他们还与DRCOG和Next50等资助者合作,为那些因医疗保险福利赤字而可能无法获得充分服务的人提供护理。
退休后的生活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通过保持身体健康、培养兴趣爱好、维持社交互动和做好财务规划,退休人员可以克服失落感、无用感和焦虑等心理问题,享受充实而有意义的退休生活。记住,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等重要,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是明智之举。积极面对生活,享受退休后的每一刻,才能真正实现“健康老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