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重阳节:从登高望远到敬老孝亲,一个传统节日的千年演变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12:5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重阳节:从登高望远到敬老孝亲,一个传统节日的千年演变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一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孝亲敬老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它历经数千年沧桑,从上古时期的秋收祭祀,到如今的敬老孝亲,重阳节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凝聚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孝亲敬老的孝道文化。

10月11日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重阳节也称为“敬老节”。各地重阳习俗及文化活动内容丰富,登高望远、插茱萸、赏菊花、关爱老人等。重阳节在历史中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

重阳节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又称重九节、登高节,茱萸节等。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至上古时期,与古人在农历九月秋收后的庆祝以及对祖先的祭祀等活动有着密切关联。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将“九”称为阳数之极,而九月初九则是一年之中的“重阳之日”。在农耕文化中,古人认为从这一天开始,阳气到达顶峰开始逐渐减少,寒气将至。因此,登高远望可以养气辟邪,注重时令的休养则是祈求长寿的美好追求。



重阳节和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关系密切。九月霜降之后,一切农事结束,“五谷归仓”这个时候特别重视庆丰收,祭祖和老人关系密切。因此,在很早的时候重阳节也祈求健康长寿。随着时代的变化,重阳节习俗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重阳节期间的登高、佩戴茱萸,还有赏菊、饮菊花酒。

东汉时期崔寔所著的《四民月令》最早记载了“九月九日,可采菊花”的重阳习俗。晋代文人陶渊明就钟爱菊花,他在诗中写道“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而唐代诗人王维脍炙人口的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则展现了古人寄情自然,托物抒发“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真切情感。重阳习俗文化的不断丰富,也反映着古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思考。



为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2013年7月1日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重阳节为我国“敬老节”。近年来,全国各地举办了形式丰富的登高、健步等活动,在传承弘扬敬老孝亲的和谐氛围中,全民健身乐享健康生活正逐渐成为重阳佳节的新风尚。

重阳节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份中华民族尊祖敬亲、孝亲敬老的孝道文化。它凝聚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孝亲敬老的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尊祖敬亲、孝亲敬老的孝道文化的重要载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