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缘起:占据宋元制瓷业半壁江山的青白瓷
青白缘起:占据宋元制瓷业半壁江山的青白瓷
北宋时期,中国陶瓷业迎来了一次崭新的高峰。在这一背景下,青白瓷以其独特的魅力脱颖而出,占据了宋元制瓷业的半壁江山。
中国陶瓷业的发展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历史的车轮滚动至北宋时期,中国陶瓷业再次迎来了一个崭新的高峰。这一时期,宋人简约风雅的审美意识深深地融入到了瓷器生产中,对瓷器艺术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名窑辈出,无论是青瓷还是白瓷,新品类不断涌现,将中国陶瓷业引领上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宋青白釉刻花碗
在这股陶瓷艺术的浪潮中,青白瓷以其独特的魅力脱颖而出。青白瓷,也称为青白釉、影青釉,是一种釉色介于青、白二者之间的瓷器。它的诞生,是景德镇窑在北宋时期的一次伟大创新。
北宋景德镇窖影青荷叶托盏
据宋代蒋祁《陶记》记载,“江、湖、川、广器尚青白,出于镇之窑者也。”这句话不仅印证了宋人将“影青”瓷器称作“青白瓷”的史实,也展示了青白瓷在当时社会的广泛流行和高度认可。青白瓷的釉色青中有白,白里显青,这种独特的色彩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的清新与雅致。它的釉质玻化程度高,温润如玉,给人一种温润细腻的感觉。这种独特的釉色和质感,使得青白瓷一经问世,就受到了当时人们的追捧与喜爱。
宋影青八方印花盒
关于青白瓷的起源,业界一直存在多种观点。主流观点认为,青白瓷是宋代景德镇窑创烧成功的。靖康之变后,宋室南迁,北方定窑的许多瓷器制作技术也被带到了南方。在这一背景下,南方名窑景德镇窑也开始仿制定窑瓷器,同时也吸纳了定窑的装饰技术,将印花工艺用到了青白瓷的烧造上。这一创新使得青白瓷的装饰手法更加多样化,也进一步提升了其艺术价值。
宋影青瓜棱执壶
景德镇烧制青白瓷的技术,很快影响到当时南方的大部分地区。各地相续出现了一批烧制青白釉瓷器的窑场,进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青白窑系。这个窑系的影响范围广泛,涉及到了福建、浙江、广东、广西、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等广大地区。
宋影青注壶
这些地区的窑场在继承景德镇窑青白瓷技术的基础上,也融入了自己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元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青白瓷风格。然而,随着考古事业的发展和古窑址调查发掘的增多,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青白瓷的起源可能更早。一些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表明,青白瓷的起源可能早至五代时期,甚至更早。这些发现为我们理解青白瓷的历史渊源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线索。
宋影青莲瓣纹盒
可以肯定的是,北宋晚期至南宋初期,是青白瓷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青白瓷,胎体坚实细密,造型规整精致,瓷釉温润似玉,透光度极高,以其清新、爽快的色调和精湛的制作工艺,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
宋影青印花粉盒
在装饰手法上,多以光素者居多,亦间有刻花者。刻花工艺精湛,线条流畅自然,纹饰内容丰富多彩,包括水波、飞凤、莲荷、游鱼等各种图案。在器型上,除了传统的壶、碗、盘、盏之外,还新增了各式花瓶、香炉、瓷枕以及瓷塑玩具等。
元影青双耳刻花瓶
到了元代,各窑场在宋代基础上继续烧造青白釉瓷器。虽然元代青白瓷的釉色与宋代相近而略青,器胎不如宋代洁白,透光度稍差,但仍然涌现出一些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在继承宋代青白瓷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也融入了新的元素和创新,展示了元代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
元影青狮钮壶
然而,与宋代相比,元代青白瓷的规模和质量都逐渐显示出了衰落的态势。这可能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陶瓷市场的竞争有莫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