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那拉氏:从皇后到废后的悲剧人生
乌拉那拉氏:从皇后到废后的悲剧人生
乌拉那拉氏,这位出身显赫的满清世家女子,曾先后诞生三位皇后,却无一例外地遭遇悲惨命运。特别是乾隆时期的乌拉那拉氏,从《还珠格格》中的“皇后娘娘”到《如懿传》里的如懿,她的故事充满了宫廷斗争与悲情色彩。乾隆皇帝对她先是宠爱有加,后因种种原因将其打入冷宫,最终凄凉离世。这段历史不仅揭示了清朝后宫的残酷现实,也引发了人们对权力与爱情之间复杂关系的深思。
家族背景与早期生涯
乌拉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佐领讷尔布之女。她出生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二月初十日,比乾隆帝小10岁。乌拉那拉氏的家族显赫,其父讷尔布曾任佐领,母亲为郎佳氏。她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不仅精通满文,还擅长女红,性格温婉中带着刚毅。
雍正年间,乌拉那拉氏被指婚给宝亲王弘历为侧福晋。雍正十二年(1734年)十一月初八日,乌拉那拉氏正式嫁入弘历府邸,开始了她的宫廷生涯。婚后,她以其温婉的性情和卓越的管理才能赢得了弘历的赏识。
从侧福晋到皇后
乾隆二年(1737年)十二月初四日,乌拉那拉氏被册封为娴妃。她不仅管理后宫事务井井有条,还时常陪伴乾隆处理政务,成为他的得力助手。乾隆十年(1745年)十一月十七日,乌拉那拉氏晋封为娴贵妃,成为后宫中仅次于皇后的尊贵地位。
乾隆十三年(1748年)三月十一日,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病逝,中宫皇后的位子出现空缺。四个月后,乾隆帝奉皇太后懿旨,宣布以娴贵妃乌拉那拉氏为继皇后。由于尚在前皇后27月丧期内,先晋封她为皇贵妃,摄六宫事。乾隆十四年(1749年)四月初五日,乌拉那拉氏正式被册封为皇贵妃。
乾隆十五年(1750年)八月二日,乌拉那拉氏被正式册立为皇后。她先后为乾隆帝生育了皇十二子永璂、皇五女和皇十三子永璟。乌拉那拉氏的晋升之路看似一帆风顺,但实际上,她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与乾隆的关系变化
乌拉那拉氏虽然出身尊贵,但她并非乾隆帝的最爱。乾隆帝对第一任皇后富察氏的深情,使得他对乌拉那拉氏始终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态度。乌拉那拉氏性格刚烈执拗,这与乾隆帝的多情多疑形成了鲜明对比。尽管她努力讨好乾隆,但乾隆对她的态度并未改善。
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乌拉那拉氏随驾南巡。闰二月十八日,乾隆帝派额驸福隆安送皇后由水路先行回京。五月十四日,乾隆帝收缴了乌拉那拉氏的历次册宝,裁减了她手下的部分佣人。到了七月份,乌拉那拉氏手下只剩两名宫女,按清宫制度,只有常在才有两名宫女。
关于乌拉那拉氏失宠的原因,史书上记载含糊其辞,语言不详。总体来说就是乌拉那拉氏性情多变,行为乖张,不尽孝道,而且对乾隆怨恨极深。封建时代,女子剪发的含义就是国丧,明末清初时,很多进步人士用剪发代表与过去时代的割裂,乌拉那拉氏剪发被视为大逆不道,有伤风化,而她随后也受到了相应的惩罚。
废后与结局
乌拉那拉氏在被软禁期间,乾隆帝收走了她的金宝金册,清空了她的房间,遣散了所有下人,只留下两个小宫女进行伺候。乌拉那拉氏最终因伤心过度,在软禁中去世,时年49岁。
乾隆帝并未废除乌拉那拉氏的皇后之位,但她的葬礼仪式比皇贵妃还要低。她的灵柩没有进入乾隆的裕陵地宫,而是葬在了妃园陵内。在清朝,凡妃、贵妃、皇贵妃死后都需要设立神牌,供奉在园寝享殿内,祭祀时在享殿内进行,而嫔、贵人、常在、答应则不设神牌,祭祀时直接将供品桌抬到宝顶上的月台上即可,乌拉那拉氏没有设立神牌,死后也无祭享,入葬后更是只字不提,连老百姓的葬礼都不如。
乌拉那拉氏的悲剧人生,不仅是她个人命运的沉沦,也是清朝后宫权力斗争的缩影。她的一生,见证了宫廷的繁华与残酷,也揭示了权力与爱情之间的复杂关系。在那个充满阴谋与算计的宫廷里,乌拉那拉氏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