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大峡谷:40种珍稀植物和70种保护动物的“天然基因库”
恩施大峡谷:40种珍稀植物和70种保护动物的“天然基因库”
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一片神奇的土地,它以壮丽的喀斯特地貌闻名于世,更以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令人惊叹。这里就是恩施大峡谷-腾龙洞世界地质公园,一个孕育了40多种国家级珍稀保护植物和70多种国家级珍稀保护动物的“天然基因库”。
地质奇观:生命的摇篮
这片神奇的土地,是大自然数亿年雕琢的杰作。地质公园跨越恩施和利川两市,南北最大宽度41.11公里,东西长约42.36公里,总面积达679.19平方公里。这里保留了距今5.39亿年的寒武纪早期以来的海、陆完整沉积记录,是中国南方亚热带岩溶地貌类型的代表地区之一。
腾龙洞是地质公园内最著名的地质遗迹之一,现已探明长度达59.8公里,洞穴面积200多万平方米,内有大小支洞、岔洞300多个。清江伏流和石柱式峰林也是世界级地质遗迹,尤其是七星寨景区的石柱式峰林,3平方公里范围内有62座石灰岩石峰石柱,石柱高20米至285米,拔地而起似丛林,蔚为壮观。
珍稀植物:绿色的守护者
在这样独特的地质环境中,孕育出了众多珍稀植物。水杉,这种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的孑遗植物,在这里找到了理想的栖息地。珙桐,又名“中国鸽子树”,其花序像极了展翅欲飞的白鸽,在林间随风摇曳。红豆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以其抗癌活性物质紫杉醇而闻名于世。
除了这些“明星”植物,这里还有银杏、连香树、鹅掌楸等珍稀树种,它们共同构成了这片神秘土地上的绿色屏障,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庇护所。
珍稀动物:山野的精灵
在茂密的森林和幽深的峡谷中,生活着70多种国家级珍稀保护动物。金丝猴,身披金黄毛发的灵长类动物,是这片森林的“原住民”。黑熊,体型庞大的森林之王,偶尔会在溪边留下足迹。中华鬣羚、林麝等珍稀动物,也在峡谷中自由穿梭。
这里还是鸟类的天堂,白鹭、鹰、雕等翱翔于蓝天,为静谧的山谷增添了几分生机。丰富的动物资源,使得恩施大峡谷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野生动物乐园”。
保护与传承: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片神奇的土地,不仅是自然奇观的“秀场”,更是科学研究的宝库。2023年7月,恩施大峡谷-腾龙洞地质公园正式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称号,这不仅是对其地质价值的认可,更是对其生态保护工作的肯定。
恩施州政府连续五年将创建工作列入州政府工作报告,成立了以州长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地质公园的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这里不仅是一个旅游胜地,更是一个开展地质研究和环境教育的天然实验室。
走进恩施大峡谷-腾龙洞世界地质公园,仿佛走进了一座“立体岩溶博物馆”。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洞,都在诉说着地球数十亿年的沧桑巨变。而那些珍稀的动植物,正是这片神奇土地上最宝贵的财富,提醒着我们保护自然、珍爱生命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