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A1c:糖尿病患者每3个月必检的血糖控制指标
HbA1c:糖尿病患者每3个月必检的血糖控制指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教授刘向祎表示,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糖尿病管理的关键指标,能够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定期检查HbA1c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有效管理血糖,预防并发症。建议糖尿病患者每3个月进行一次HbA1c检测,以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通过科学的血糖管理,糖尿病患者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健康风险。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血清中的葡萄糖通过非酶促反应结合形成的产物,能够反映过去8至12周的平均血糖水平。相比即时血糖检测,HbA1c能够提供更长时间段内的血糖平均水平,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全面地了解血糖控制情况。这对于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密切相关。通过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在合理范围内,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的发生风险。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以了解长期血糖控制情况。一般建议每3至6个月检测一次,但具体频率应根据患者情况而定。例如,对于血糖控制不稳定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检测。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一项研究进一步证实了HbA1c定期检查的重要性。该研究纳入246例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现与HbA1c及随机血糖正常组相比,HbA1c及随机血糖均高组术后90天预后不良风险增加(OR = 2.532, 95%CI:1.148~5.586, P = 0.021)。这一发现为进一步阐明高血糖与不良预后的关系提供了依据。
根据国际和国内糖尿病管理指南,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应设定在≤7.0%的范围内。这一标准是基于大量临床研究数据得出的,旨在平衡血糖控制效果和患者安全性。然而,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并非一成不变,而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例如,对于年轻、病程短、无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可以设定更为严格的控制目标(如≤6.5%),以延缓疾病进展;而对于老年、病程长、合并多种并发症的患者,则应适当放宽控制目标(如≤8.0%),以避免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通过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和管理,我们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