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充电机:电动车的秘密武器
车载充电机:电动车的秘密武器
随着电动汽车(EV)技术的飞速发展,车载充电机(On-board Charger, OBC)作为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行业的关注。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OBC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是进入这一领域的第一步。
什么是车载充电机(OBC)?
OBC,即车载充电机,是电动汽车上用于充电的重要设备。它安装在车辆内部,主要功能是将来自电网的交流电(AC)转换为电池所需的直流电(DC),从而给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组充电。它是连接电网和电动汽车电池的桥梁。
OBC的性能参数包括输入电压范围、输出电压范围、输出电流范围、效率以及功率因数等,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充电的速度和效率。
OBC的类型
- 单相OBC:使用单相(85 Vac-265 Vac)交流电源,适用于家庭和小型充电站。
- 三相OBC:使用三相(260 Vac-459Vac)交流电源,充电速度更快,适用于商业和公共充电站。
OBC的充电方式
- 慢充:使用较低功率的单相OBC,充电时间较长,通常在夜间或停车时进行。
- 快充:使用高功率的三相OBC或专用充电设备,充电时间大幅缩短。
OBC的工作原理
OBC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核心部分:交流转直流(AC/DC)转换和直流转直流(DC/DC)转换。
- 交流转直流(AC/DC)转换:
- 电网的交流电首先经过EMI滤波电路,滤除噪声和干扰。
- 通过AC/DC转换器(即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 转换后的直流电再通过滤波器去除电压中的纹波,得到稳定的直流电。
- 直流转直流(DC/DC)转换:
- 稳定的直流电通过开关电源进行电压和电流的调整,以满足电池充电的需求。
- 这一过程可能包括PFC(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用于提高电源效率,减少电能损耗。与此同时,OBC中的电池管理系统(BMS)与电动车的BMS进行通信,确保充电过程安全、高效。
- 最终,调整后的直流电通过DC/DC转换器(如LLC模块)输出给动力电池组进行充电。
OBC的功能特性
- 充电管理:
- OBC能够根据电池管理系统(BMS)的指令,控制充电电流和电压,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 支持恒流充电(CC模式)和恒压充电(CV模式)两种模式,优化充电速度,减少电池衰减。
智能通信:OBC与BMS、整车控制器(VCU)和充电桩等设备进行通信,接收指令并反馈状态信息。实现充电过程的精准控制,确保充电效率和安全性。
安全防护:
- OBC具备过压、过流、短路、过热等多种保护功能,当充电系统出现异常时,能够及时切断供电,保障车辆和人员的安全。
- 双向充电能力:
- 部分高级OBC支持双向充电功能,即能够将动力电池组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为外部设备供电,如支持V2L(Vehicle to Load)、V2G(Vehicle to Grid)和V2H(Vehicle to Home)等应用。
OBC的关键组件
- 功率因数校正(PFC):提高电能转换效率,减少电网负荷。
- AC/DC转换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 电池管理系统(BMS):监控电池状态,控制充电过程。
- 冷却系统:保持OBC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
OBC的设计考虑
在设计OBC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安全性、可靠性、效率、成本等。
安全性:电网侧与车载侧之间需要设置电气隔离层,以提高电气安全性。
设计过压(OVP)、过流(OCP)、短路(SCP)、过热(OTP)等保护功能,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可靠性:选择高质量的元器件,提高产品的可靠性;优化电路设计,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效率:优化AC/DC和DC/DC转换过程,提高转换效率;采用PFC电路,提高电源利用率。
成本: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产品的成本。
OBC的未来发展
为了实现电动汽车快速双向充电,充电桩、电池和OBC都进行了技术改进。充电桩向着大功率、高电压、双向、宽范围等特点快速发展;电池朝着高电压(400V→800V)、大功率等需求升级;同时车载充电机在大功率、新功能、多合一及新材料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正在朝着双向充放电、智能化、集成化等方向发展。
随着电池类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对车载电源行业带来了大量需求的增量利好,车载电源的发展方向要着眼于快速充、安全高效双向充、多元方便充,而基于SiC MOSFET的高输出电压超级充方案可以大大缩短充电时间和提高效率,从而让未来车载电源的市场前景更光明。
采用碳化硅器件将增加OBC和DC/DC的成本,但是,碳化硅器件的应用也带来进一步高频化的好处,能够进一步缩减电感、变压器的尺寸和成本,从而可以抵消碳化硅器件增加的成本。
同时出于可靠性的考虑,OBC通常主要采用水冷方式。采用SiC MOSFET的高输出电压超级充OBC电源方案可以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损耗从而减少过多的热量产生,通过风冷就能解决之前液冷车载电源散热问题,这样可以去掉液冷循环系统,腾出车体宝贵的体积空间,从而帮助OBC厂商和汽车降低成本。
除了大功率化趋势外,OBC的第二个发展趋势是双向充电(V2X)。
按照功能,OBC分为单向OBC和双向OBC。随着车辆道路救援和电网互动等场景需求逐步增加,双向OBC可以对外向其他电器设备供电,因此,OBC正在从单向拓扑到双向拓扑转变,采用双向 OBC提高系统效率是一种普遍趋势。
结合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碳化硅功率器件的特点,碳化硅二极管和MOSFET已经在OBC应用中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旷通将深入研发SiC的产品,设计具有更快速开关响应、更低损耗的特性,完全满足车载充电机对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的要求,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初学者能够对车载充电机(OBC)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应用这一重要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