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青山见证呼和浩特新城:50万年文明传承至清代驻防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19:1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青山见证呼和浩特新城:50万年文明传承至清代驻防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这首流传千古的《敕勒歌》,让“敕勒川”这个古老地名及其“阴山下”的地理方位,永久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大青山,作为阴山山脉中段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从远古到现代的沧桑巨变。这里不仅孕育了50万年前的“大窑文化”,还留下了汉代古城遗址和清代绥远城等历史遗迹,展现了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融合。


敕勒川草原

韬玉山晖 文明肇启

1973年10月的一天,内蒙古博物院的汪宇平先生在保合少镇大窑村南边的山坡上(即大青山南麓),惊喜地发现埋藏于土层之下的石器。这一发现,揭开了“大窑文化”的神秘面纱。考古证实,这里是中国一处罕见的旧石器时代石器制造场,距今50万年到1万年前,人类就在此劳动、生息、繁衍,与著名的“北京人”同期共存,共同奠定了中华文明的起源。

1979年,文化部将大窑遗址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命名为“大窑文化”。1988年,国务院将大窑遗址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扎实的考古成果,让遗存从历史深处走来,映见中华文化根脉深长。

如今,新城实施生态治理工程和“揽山入城”项目,让《敕勒歌》意境跨越千年再次照进现实。2023年,水磨村因“踏遍千山万水,只为心中最美的日出”而火遍全网。内蒙古中峰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张占中,工作之余经常“驻扎”在水磨村,用手中的相机记录大青山四季之美。他正在这里承建北疆文化大青山创作基地,计划通过沉浸式体验、文化沙龙等方式,深入挖掘内蒙古的历史文化资源。

千年古城 映照风华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大青山既扮演着农耕区和游牧区分界线的特殊角色,也承载和延续着从远古走到今天的悠长文化脉络,是历史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地带。

当我们将视野延伸,一座坐落于新城塔利村北的汉代古城遗址便跃然眼前。循迹而至塔布陀罗亥古城遗址,仅存的素土夯筑的城墙诉说着曾经的过往。新城民俗学者高金贵介绍:“塔布陀罗亥古城北倚大青山的蟠龙山,是呼和浩特地区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汉代古城之一。”

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曾游历塔布陀罗亥古城,并在《内蒙访古》中写道:“即阴山南北和黄河渡口一带的汉代古城,不是由于经济的原因,而是由于军事的原因建筑起来的。严格地说,这些古城不能称为真正的城市,只是一种驻扎军队和囤积军用粮食武器的营垒。居住在这些城堡中的主要是军队,也有小商人和手工业者;但这些小商人和手工业者还是依靠军队生活的,只要军队撤退,这些城堡也就废弃了。”

西汉以后,塔布陀罗亥古城逐渐变得寂静荒芜。直到清乾隆年间,这里再次有人居住,逐渐形成村庄。据《呼和浩特城镇乡村》记载,清乾隆年间,归化城外修建绥远城,塔布陀罗亥成为民工住地。绥远城建成后,来自晋陕冀的民工留住此地,与当地牧民一起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之后逐渐形成较大的村落,“塔布陀罗亥”也被村民简称为“塔利”。

屏藩朔漠 融合北疆

晨光熹微,人声渐起。以一段位于新城中心地带的绥远城古城墙为背景,呼和浩特市南来北往的人们开启了新的一天。长约670米的古城墙上,斑驳的青砖见证了绥远城曾经的鼓角争鸣、商贾繁华。

绥远城始建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乾隆四年(1739年)建成,是清政府为加强西北边防而规划、营建的八旗驻防城。相对建于明代的归化城,绥远城被称为“新城”,是今日新城的前身。“绥远城,南控漠南,外摄塞北,拱卫京师,沟通商贸。因处于商贸交通的咽喉要道,随着大量人口迁入,推动了商贸的发展,更推动了中外贸易的日益昌盛。绥远城的设置对维护北疆地区的稳定,维护祖国统一,起过一定的历史作用。”绥远城历史文化博物馆名誉馆长赵一兵介绍说。

走进将军衙署博物馆,便走进了一段尘封的岁月。将军衙署始建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是当时掌握西北军政的最高权力机构。柳营春试马,虎帐夜谈兵。先后有79任将军在此办公,金戈铁马,屏藩朔漠,流传一段波澜壮阔镇守边关的历史画卷。

新城沉淀的历史,是故乡人心中的乡愁,也是外乡人眼中的风景。如今,这里既保留了旧时的风韵,也展现着年轻的活力,焕发着城区的“烟火气”。新城文化馆内,太平鼓舞队正在排练节目。音乐声响起,队员们舞步优雅,轻敲手中太平鼓,传递喜庆祥和……

“太平鼓舞表达的是一种热情、积极、自信的生活态度。” 呼和浩特市太平鼓舞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于莹说,当年八旗军驻防绥远城,流行于东北地区的太平鼓舞也随之而来,并逐渐流传开来。目前,新城的太平鼓舞、古路板龙灯节、青城面塑等9个非遗项目已进入自治区级非遗保护目录。

青山远黛,大美新城!这片在不同历史时期都绽放光芒的热土,就像它的名字新城,前程如新,也永远青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