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德比尔特大学研究揭示:发烧如何影响免疫系统
范德比尔特大学研究揭示:发烧如何影响免疫系统
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近期发布的一项重要研究表明,发烧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这项研究揭示了发烧如何在短期内增强免疫反应,同时又可能在长期造成免疫细胞损伤,甚至促进癌症发展。
发烧:免疫系统的双刃剑
研究团队发现,发烧时体温的升高会显著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一方面,适度的发烧能够加速免疫细胞的新陈代谢、增殖和活性,帮助身体更快地清除病原体。然而,这种应激反应并非没有代价。
研究显示,持续的高温环境会导致某些T细胞(一种关键的免疫细胞)出现线粒体应激。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当其功能受到干扰时,细胞的能量供应就会出现问题。更严重的是,这种应激状态还可能引发DNA损伤。DNA是细胞的遗传物质,其损伤可能导致细胞功能异常,甚至走向死亡。
慢性炎症与癌症的关联
这一发现为进一步理解慢性炎症如何促进癌症发展提供了新的线索。慢性炎症是指机体长期处于炎症状态,这种状态会创造一个有利于肿瘤生长的微环境。炎症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细胞因子和活性氧等物质,不仅能够促进细胞增殖,还能诱导基因突变,为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创造条件。
范德比尔特大学的研究揭示了这一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长期的发烧和炎症反应会导致免疫细胞损伤,削弱机体的抗癌能力。同时,受损的免疫细胞可能释放更多促炎因子,进一步加剧炎症状态,形成恶性循环。
控制发烧,维护健康
这一发现提醒我们,虽然发烧是身体对抗感染的自然反应,但长期持续的发烧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隐患。因此,适量控制发烧对于维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专家建议,对于普通感冒等轻微感染,如果体温不超过38.5℃,可以不用急于退烧,因为适度的发烧有助于免疫系统更好地发挥作用。但当体温过高(超过38.5℃)或持续时间过长时,应及时采取退烧措施,如使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并充分补充水分,避免脱水。
总之,范德比尔特大学的这项研究为我们理解发烧与免疫系统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它不仅揭示了发烧对免疫细胞的复杂影响,还提醒我们关注长期发烧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通过科学地管理发烧,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免疫系统,预防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