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脑动脉狭窄最新治疗法大揭秘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14:2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脑动脉狭窄最新治疗法大揭秘

脑动脉狭窄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严重可导致脑卒中。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脑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本文将介绍脑动脉狭窄的最新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和中医治疗的最新进展。

01

最新药物治疗进展

药物治疗是脑动脉狭窄的基础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医疗器械的不断创新,药物治疗也取得了重要进展。赛诺医疗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自膨式颅内药物涂层支架COMETIU,已于2024年4月通过了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审批。该支架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在第17届世界介入神经放射和治疗联合会(WFITN)2024亮相。研究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为1.72%,卒中或死亡的发生率仅为3.13%。如果获批,将有望在上市后填补国内外该领域器械的市场空白,为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血管内介入治疗提供更为丰富、高效的临床解决方案。

02

血管内介入治疗新突破

血管内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脑动脉狭窄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球囊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取得了重要进展。

2024年10月,北京天坛医院的缪中荣等在JAMA上公布了BASIS试验结果。该研究探讨了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卒中二级预防中,球囊血管成形术联合积极的药物治疗是否优于单独的积极内科治疗。研究结果显示,球囊血管成形术组的主要结局发生率低于药物治疗组(4.4% vs 13.5%;风险比,0.32[95%CI,0.16-0.63];P<0.001)。在入组后30天至1年内,资格动脉分布区域的缺血性卒中发生率分别为0.4%和7.5%,资格动脉的血运重建率分别为1.2%和8.3%。研究结果表明,球囊血管成形术联合积极内科治疗可能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

此外,赛诺医疗的另一款重磅创新产品——血流导向涂层密网支架也公布了最新进展。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冯军教授介绍了该产品的设计理念和创新方向,并公布了在武汉协和医院单中心临床结果。研究数据显示,RaymondⅠ达到88.46%,RaymondⅠ+Ⅱ达87.88%。术后一年的随访,实现了RaymondⅠ+Ⅱ92.41%,所有病例术中均实现成功植入,术后无相关卒中事件发生。该产品具有更优的支架贴壁及更高效封闭血管瘤能力,临床应用更加安全。

03

中医治疗的最新研究

慢性脑缺血是脑动脉狭窄的重要表现之一,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2024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发布的《慢性脑缺血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完善了慢性脑缺血的定义,并推荐了多种中药治疗方案。

养血清脑颗粒被推荐用于治疗血虚肝旺型慢性脑缺血。一项发表于2020年Brain Behav杂志的meta分析研究,纳入31项随机对照试验共2877例患者。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养血清脑颗粒后对于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RR为1.21(95%CI 1.17-1.26);颈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的组合平均差分别为8.84 (95%CI 5.83-11.85)、4.72 (95%CI 3.71-5.73)和3.89(95%CI 3.03-4.76)。研究结果提示养血清脑颗粒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改善CCH相关的头晕、头痛、认知障碍、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症状。

04

综合治疗策略

脑动脉狭窄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中医治疗等多种方法。药物治疗可以控制病情发展,介入治疗可以有效缓解严重狭窄的症状,中医治疗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总之,脑动脉狭窄的最新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和中医治疗。患者应积极与医生沟通,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控制病情发展,降低并发症风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