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辆车变30辆使用权,黄子韬送车风波引发热议
10辆车变30辆使用权,黄子韬送车风波引发热议
2024年12月,艺人黄子韬在直播中宣布,当粉丝数量达到1500万时,将送出10辆汽车作为礼物。这一豪气承诺迅速引发全网热议,粉丝数量在短时间内激增500万。然而,随着事件的发酵,这场看似简单的送车活动却引发了诸多争议。
从承诺到争议
黄子韬最初承诺的是“任意车型、任意颜色”,这样的豪言壮语无疑点燃了粉丝的热情。然而,随着粉丝数量的快速增长,黄子韬发现自己的承诺并不容易兑现。根据直播平台的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价值过高的赠品无法直接送出,因此只能提供车辆使用权而非所有权。
这一转变引发了粉丝的广泛质疑。有网友指出,这可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营销活动,也有人认为黄子韬在玩弄粉丝情感。面对质疑,黄子韬表示会尽力遵守承诺,但需要时间与团队和平台协商具体细节。
律师解读:合规性问题
知名刑事辩护律师付建表示,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然而,在平台上进行抽奖活动需要遵守相关规定。平台要求发放的单一奖品价值不能超过5万元人民币,对同一消费者的单次直播价值不高于人民币5万元。《反不正当竞争法》也规定了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不超过5万元。
黄子韬的承诺具有法律效力,但在标的没有交付之前,赠与人可以单方撤销赠与合同。作为赠与人,在车辆未交付前,黄子韬享有任意撤销权,如果黄子韬不兑现,粉丝也不能要求其强制履行。不过一旦反悔,可能面临粉丝的不满和舆论压力。
最终方案:30辆车的使用权
2025年1月10日,黄子韬在直播间正式开始了送车活动。然而,送出的数量从原本的10辆变成了30辆,多了2倍,可即便如此黄子韬还是引来不小的质疑,甚至有人说上当受骗了!
晚上7点,黄子韬如约来到直播间,直播间也早早就涌入了10万多人,等待活动正式开始。仔细看黄子韬当天也是精心打扮了一番,脸上涂着厚厚的粉底,偶像包袱相当重。
黄子韬表示这次为大家准备了30辆车,其中10辆会捐给妇女基金会,方便她们运输东西;另外20辆则是送给支持他的粉丝。
黄子韬签订了捐赠协议之后,便开始在直播间强调抽奖的一些细节。只是公开抽奖规则和明细之后,很多网友却直呼被骗了。
先看下抽奖的细节,参与抽奖的粉丝需要关注黄子韬的账号,并且加入其粉丝团,而加入粉丝团需要支付0.1元。有网友算了一笔账,黄子韬从宣布送车之后涨粉2000万,若这2000万粉丝每人支付0.1元加入粉丝团,那黄子韬光是粉丝团的收入就达到了200万。
此外,这次抽奖对于粉丝数量也是有要求的,要求长期支持黄子韬 ,且粉丝数在0到1500万之间。在黄子韬的粉丝数量超过1500万后,再关注黄子韬的新粉丝将无法参与抽奖。
最后就是大家很关心的车子了,受平台规则限制,每辆车的价值不超过5万元,中奖的也只有5年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
在正式送车之前,黄子韬除了讲述了规则之外,还亲自试驾并让专业人士开始讲解车辆的一些亮点,让人觉得是在借机推销。
知情人士透露,黄子韬这波送车其实完全不用花钱,甚至还能倒赚一笔广告费,可以说是稳赚不赔却卖了一个大方宠粉的人设。
不过粉丝也不是好欺骗的,得知黄子韬送出的车子后就直呼被骗。直言此前说过任意车型、任意颜色,现在却固定了车型而且只有5年的使用权,瞬间让人大失所望。
对此,有网友猜测黄子韬之所以说只能使用5年,是因为规则使然,5年之后应该也不会收回车子。对此,知情人士透露自己5年之后真的会收走车子,因为自己之前中过。
若按照这个说法,那中奖者心里落差确实有些大,也难怪有粉丝脱粉了。对于这些质疑的黑粉,黄子韬也再次发挥了他不内耗、有事硬刚的性格,正面回应了。
黄子韬称自己从未要求过参与抽奖的人要在自己的直播间消费,除了车子之外也准备了其他礼物。若大家觉得自己送出的车子不上档次,完全可以退出直播间。
其实大部分的人都相信,黄子韬的初心是好的,他还捐出了10辆车给妇女基金会。加上之前的公益行为,可以说是一位资深的公益人。希望大家不要道德绑架,送礼物本就是一种情分,而非义务。多些理解与包容,才能让这份善意传递得更远,让直播间的氛围重回温暖与和谐 。
对黄子韬个人品牌的影响
从短期来看,这场送车风波无疑为黄子韬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和关注度。他的粉丝数量从1500万迅速增长至近3000万,直播带货销售额也显著提升。然而,从长远来看,这种营销策略可能会对他的个人品牌产生负面影响。
一方面,过度的商业化操作可能会让粉丝产生审美疲劳,甚至产生信任危机。另一方面,这种大手笔的送礼活动难以持续,一旦停止,可能会导致粉丝流失。因此,如何在保持热度的同时,维护良好的粉丝关系,是黄子韬未来需要思考的问题。
未来展望
随着直播带货和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艺人与粉丝之间的互动方式也在不断创新。黄子韬的送车事件,既是一次成功的营销案例,也暴露了当前艺人与粉丝互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类似的大胆承诺和创新互动方式,但如何平衡商业利益与粉丝关系,将是每个艺人需要面对的挑战。
黄子韬的送车事件,最终以30辆车的使用权作为结局。这场风波不仅考验了黄子韬的应变能力,也让公众对艺人与粉丝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的思考。在娱乐产业日益商业化的今天,如何保持真诚,如何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满足粉丝期待,是每个艺人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