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脑血管狭窄患者的饮食禁忌
冬季养生:脑血管狭窄患者的饮食禁忌
冬季是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对于脑血管狭窄患者来说,合理的饮食管理尤为重要。研究显示,秋冬季节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占全年发病总人数的69.5%,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因此,了解并遵循饮食禁忌对于控制病情、降低并发症风险至关重要。
冬季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
冬季气温下降,人体为了保持正常体温,血管会收缩,导致血管阻力增大。尤其是冠状动脉供血量会减少,心脏的负担也就加重了。而且,冬天人体出汗少,水分摄入又不足,血液就容易变得粘稠度增高。在低温条件下,血小板活性还会增强,血液更易凝集形成血栓,心梗、脑梗啥的就可能找上门了。气温降低还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再加上早晚温差大,血压波动就更明显了,心脑血管事件也就更容易发生。
此外,冬季昼短夜长,活动减少,饮食上又容易摄入更多热量高的食物,体重增加、脂肪堆积,心脑血管的负担也就更重了。同时,冬季呼吸道感染多发,感染性疾病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甚至诱发心衰等疾病。
饮食禁忌
高盐饮食
高盐摄入是高血压的重要诱因,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而中国人均摄入量高达11克以上。因此,脑血管狭窄患者应严格控制盐的摄入,避免食用腌制品、加工肉类等高盐食品。在家做饭时可以使用定量盐勺,尝试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为食物提味。少吃咸菜和酱制食物。少吃熟食肉类或午餐肉、香肠和罐头食品,建议选择新鲜的肉类、海鲜和蛋类。建议选择低钠盐、低盐酱油,减少味精、鸡精、豆瓣酱、沙拉酱和调料包用量。
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
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会升高血脂,增加血液粘稠度,促进动脉硬化。脑血管狭窄患者应避免食用肥肉、动物内脏、鱼卵等高脂肪食物,以及猪油、奶油等高胆固醇食品。选择低脂、低盐、低糖的食物,推荐地中海饮食。规律的身体活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有助于降低血压、血糖和血脂。“三高”患者身体允许,可参照同龄人群身体活动推荐,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球类运动、游泳等。对于老年人注意平衡能力、灵活性和柔韧性练习。
高糖食物
高糖饮食不仅可能导致体重增加,还会对血糖控制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对于伴有糖尿病的脑血管狭窄患者,更应严格限制高糖食物的摄入。避免食用甜品、奶油蛋糕以及含糖饮料,选择低糖或无糖的替代品。对于没有糖尿病的患者,如果吞咽也比较好,平时只要是富含维生素还有纤维素的各种水果都可以摄入。也要特别提醒大家,以前有吞咽不好的患者,在进食水果的时候出现过窒息的情况,这种情况比较危急。所以如果脑梗还伴有吞咽困难、饮水发呛的患者,推荐把水果饮食弄成糊状,这样便于患者摄入水果又不容易造成呛咳或者窒息。
辛辣刺激性食物
辛辣食物可能诱发血压波动,增加心血管负担。脑血管狭窄患者应避免食用辣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选择清淡、温和的饮食。
健康饮食建议
低盐、低脂、低糖饮食
合理安排膳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高糖分食物的摄入,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的过度摄入,合理补充蛋白质,保持体重稳定。
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类,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控制体重。特别是限盐,包括戒烟、戒酒、应多吃鱼类、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肉、鸡肉、豆制品等,有助于维持肌肉健康,但应避免过量摄入加重肾脏负担。冬季因为寒冷,人们进食油腻、高热量食物较多,加之春节、元宵等节假日较多,容易暴饮暴食,进而对人群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其他注意事项
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是导致心血管问题的重要原因。烟草和酒精不仅会直接损害血管,还会加重心脏负担。冬季更应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
定期监测病情
冬季应加强自我血压监测,根据血压波动情况调整降压药物,必要时至医院就诊。坚持口服药物,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5类,以及由上述药物构成的复方制剂,各类降压药无优劣之分,优先使用长效降压药,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
脑血管狭窄患者在冬季尤其需要重视饮食管理,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原则,避免高盐、高脂肪、高糖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监测病情变化。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