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BRT车辆的中国发展之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BRT车辆的中国发展之路

快速公交系统(BRT)作为一种现代化地面公共交通系统,自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50年的历程。从南美洲的创新尝试到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BRT系统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公共交通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围绕BRT车辆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双铰接客车在中国的探索与应用,以及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下BRT车辆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双铰接客车的诞生与发展

BRT系统的创始人杰米·勒纳最初设计双铰接客车的目的是结合轨道交通的快速和大容量优势,以及公共汽车低廉的票价和运营成本。他与沃尔沃客车合作开发的高地板双铰接客车实现了这一目标,不仅载客量大、成本低廉,还能实现乘客快速上下车。这种车型在库里蒂巴BRT系统中运行至今,并在南美洲广泛使用。

中国对双铰接客车的探索

在中国,双铰接客车的尝试可以追溯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当时,为应对北京300路公交线路的巨大客流量,北京公交集团计划引入双铰接客车。青年汽车制造的国内首辆双铰接低地板城市客车“都市航线A380”应运而生。这辆25米长的客车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克服了发动机热管理、空调制冷效果和行驶稳定性等技术难题,最终在北京和济南进行了道路测试,总测试里程约1万公里。


2008年2月,结束路试后的青年25米双铰接客车停放于北京快速公交1号线德茂庄场站

新时代的BRT发展

近年来,中国在BRT系统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以上海71路中运量公交系统为例,该系统采用了宇通客车开发的现代双源无轨电车,通过电动化与BRT的结合,开创了新的运营模式。宇通客车在车辆设计和生产工艺上不断创新,提升了车辆的环保性、舒适性和智能化水平。


上海71路中运量公交系统

从引进吸收到走出国门

中国客车制造业在BRT车辆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从最初的引进吸收发展到如今的自主创新和出口。以比亚迪、宇通客车为代表的中国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了显著成绩,还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为全球BRT系统提供了先进的电动化解决方案。


比亚迪纯电动双铰接客车K12A发布现场

未来展望

随着电动化、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BRT车辆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的BRT系统有望实现L3级别的自动驾驶,通过分布式驱动和线控底盘技术,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和安全性。中国客车企业将继续在全球BRT市场发挥重要作用,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汽车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