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科研团队在太阳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26:0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科研团队在太阳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近日,中国科研团队在太阳物理研究领域取得两项重要突破。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人员在太阳内冕暗冷物质研究中获得新发现,而北京大学田晖教授领衔的团队则在日冕磁场测量方面实现重大进展。这两项成果相继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上,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太阳物理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

01

云南天文台揭秘太阳内冕暗冷物质

云南天文台研究团队通过分析2013年日全食观测数据,在太阳内冕研究中取得重要发现。研究人员在太阳光球以上3万公里高度范围内,探测到了铁、镁、铬和钛等中性金属原子。这些原子散射的夫琅禾费线显示出其周围环境温度低于2.5万摄氏度,这一发现挑战了传统上认为日冕由上百万度完全电离物质构成的观念。

这一突破性发现不仅揭示了太阳内冕中存在暗冷物质,还为理解太阳高层大气的复杂结构提供了新的线索。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引起了国际太阳物理界的广泛关注。

02

北大团队实现日冕磁场常规测量

在日冕磁场测量方面,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田晖教授及其团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于“二维冕震”方法和升级版日冕多通道偏振仪(UCoMP)的观测,研究团队成功实现了日冕磁场的常规测量,揭示了日冕磁场在约8个月时间内的演化规律。

磁场是太阳物理最重要的物理量,其演化导致了黑子11年周期、百万度高温的日冕以及猛烈的太阳爆发等重要现象。然而,由于日冕磁场很弱且谱线轮廓宽,其测量一直面临巨大挑战。田晖团队通过改进“二维冕震”方法,成功追踪日冕中的磁流体横波,并诊断出日冕密度分布,最终获得了日冕磁场强度和方向的分布。

利用UCoMP日冕仪的日常观测数据,研究团队获得了共计114幅全局性的日冕磁图,达到了大约每两天一次的测量频率。这一成果填补了太阳磁场测量方面的一项空白,使得太阳大气磁场的常规测量从光球扩展到日冕中。

03

科学意义与应用价值

这两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太阳内部结构的更多细节,也为未来的太阳物理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理论支持。云南天文台的发现有助于深入理解太阳高层大气的物质组成和能量传输机制,而北大团队的成果则为研究日冕加热和太阳爆发机制提供了关键观测数据。

这些突破性进展不仅展示了中国在太阳物理研究领域的创新能力,也为全球太阳物理学界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观测手段。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这些成果有望在空间天气预报、太阳活动周期预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更好地认识太阳、应对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