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近期降温看气候变化:极端冷暖事件将更频繁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48:1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近期降温看气候变化:极端冷暖事件将更频繁

近日,"今年冬天会是史上最冷吗"这一话题登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据天气预报显示,10月21日至23日,冷空气导致部分地区降温超过10℃,多地开启"冷冷冷冷冷冷冷"模式。

10月21日,武汉街头上许多市民已经穿上了夹克、大衣,甚至有人穿上了棉袄,而前几日的街头,大多数人还穿着单件长袖或短袖。冷热差异之大,让不少网友表示难以适应。

那么,今年冬天会更冷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国家气候中心原首席专家任国玉认为,最近十多年,夏天很热、冬季很冷的现象与高空大气环流的异常有关。这种不正常的风向变化使得高空的风在南北方向上变得更加"摇摆不定"。当这种"摇摆"变得厉害时,就会让天气在短时间里忽冷忽热。

任国玉表示,这些只是在一个大尺度环流背景下的分析,具体到今年冬天是否会遭遇极端寒潮,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并做出科学预测。


街道上的市民。图/湖北广播电视台

拉尼娜或将"接棒"厄尔尼诺

近几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加剧,地球最热日、地球最热月、地球最热年的纪录不断被打破。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从1940年开始监测全球气候数据,该机构研究显示,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的全球平均气温创下有记录以来的最高纪录。

而全球多地出现极端天气的背后,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起到了重要作用。据央视新闻报道,今年以来,全球多地遭遇高温、干旱、洪水等极端天气。预计今年下半年,拉尼娜现象或将"接棒"厄尔尼诺现象。

什么是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现象都是南半球东南信风增强或减弱造成的。拉尼娜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正好相反,因此被称为"冷事件"或"反厄尔尼诺"事件。

历史上最近的15次拉尼娜事件中,有10个拉尼娜年我国冬季气温偏低,5个拉尼娜年气温偏高。也就是说,不是每个拉尼娜年的冬季平均气温都偏低;但是出现拉尼娜事件以后,我国冬季偏冷的概率确实更大一些,约是偏暖概率的两倍。

但是,气温偏冷并不等于冷冬。"偏冷"、"偏暖"只是相较于平均状况而言,而"冷冬"、"暖冬"则有专业的气象判定标准。

未来极端冷暖事件将频繁发生且强度增大

今年的季节过渡显得尤为突兀。据武汉气象数据显示,10月20日白天武汉阴天,傍晚开始大部出现小雨,黄陂北部、东西湖西部中雨,最大雨量为黄陂蔡店街道15.2毫米。当天最低气温10~15℃,最高气温16~19℃。10月21日早晨武汉阴天,最低气温10~13℃。预计21日受中低层切变线和冷空气南下影响,武汉有中等强度降水发生;22日至25日,以晴或多云天气为主,早晨局地有雾;26日至27日,受高空槽东移影响,武汉有弱降水发生,同时地面冷空气南下,北风增强,气温略降。

更大尺度上,十一之前深入我国的冷空气,也是颇为突兀的。对比前几年入秋后的天气,今年的第一个寒潮都出现得早一些,尽管比2021年和2022年只早了几天,但2021年的初次寒潮已经是有预警以来偏早的。

对于今后气候变化的剧烈程度会加快还是变慢?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巢清尘认为,近年来我国整体气温呈现偏暖趋势,但与此同时,冷暖变化更加剧烈,极端事件频繁发生,如高温热浪、寒潮、雨雪冰冻天气。这种"冷暖转换"现象正是全球变暖带来的副作用之一,导致气温的震荡变化更为频繁剧烈。

根据观测数据和科学研究,随着全球温度的上升,我国极端高温事件发生的强度和频率都在迅速增加,原本50年一遇的变为20年甚至10年一遇。

目前国际学术界认为,由于气候平均条件的变化,未来极端事件将频繁发生且强度增大。这意味着我们正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即所谓的"气候新常态",过去罕见的极端事件将变得更加频繁和常见。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新的现实,加强对极端冷暖事件的防范和应对,以减少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本文原文来自腾讯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