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高度近视患者不宜献血,医生详解风险原因
高血压、高度近视患者不宜献血,医生详解风险原因
高血压和高度近视是常见的两种疾病,它们都被列为献血禁忌症。高血压患者献血可能会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引发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而高度近视患者献血则可能加重眼部负担,引发视网膜脱落等风险。因此,从医学角度来看,这两类人群不适合献血。
高血压患者为何不能献血?
高血压是现代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发病率极高。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7.5%,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却仅有11.0%。也就是说差不多每4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9名高血压患者中血压控制良好的只有1名!这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息息相关。
我国卫健委制定的《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中明确将高血压列为不能献血的范围;每次献血前,工作人员都会先为献血者测量血压,只有献血者的血压正常,才能献血。血压要求:高压(90~140mmHg);低压(60~90mmHg),脉压差大于(30mmHg)。
献血不能降血压
生活中很多人都知道高血压,但对高血压的原因却不怎么了解,有些人还认为高血压的原因是“血多”,因此想出了多献血的方法来预防治疗高血压。这是错误的、危险的认识,需要纠正。其实,造成高血压的因素并不是血多,而是血管产生了病变。
血液从心脏流经血管到达全身各处时对血管壁形成的压力,叫做血压。某些人因病变使血管变狭窄了,血流的压力就会增高以保证血流经过,这样动脉血压超过正常值就成为了高血压的因素。所以,献血是不能降血压的,为了您的健康,患了高血压应听取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高血压患者献血有风险
定期适量的献血可以起到缓解血液粘稠度的作用,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但是,高血压患者不能献血。因为高血压者献血时冠状动脉可能会发生痉挛,引起一时性缺血,导致心绞痛,有可能导致心肌梗死,也可能会出现献血后血压下降,血流减慢引起血栓形成。
高血压患者献血对受血者不利
除了上述两方面的原因外,部分高血压患者需要服用降压药来控制体内的血压,降压药的成分通常可以停留一小段时间。如果献血的话,可能会影响受血者的身体健康并造成不利影响。
如何科学控压?
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高钠低钾膳食、吸烟、社会心理因素、超重和肥胖、过量饮酒等,不仅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有些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因此,针对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干预,应作为高血压患者的基础治疗,贯穿高血压治疗的全过程。
高血压的生活方式干预从2018年版的七部曲转变为2023年的八部曲。根据2023版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1.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摄入
1)减盐措施需更明确、精准:限钠由原来的<6g盐,减少到了<5g盐;
2)建议饮食补钾,但不建议服用钾补充剂来降低血压。
2.合理膳食
新版指南推荐患者采用得舒饮食(DASH饮食)、中国心脏健康饮食(CHH饮食)和辣膳食模式,以降低血压。
- 限制饮酒
任何类型的酒精对人体都无益处,使健康损失最小化的建议是高血压患者不饮酒。
4.控制体重
1)正常高值血压及所有高血压患者均应积极控制体重;
2)所有超重和肥胖患者都应减重;
3)通过综合生活方式干预控制体重,包括自我监测体重、合理膳食、增加体力活动/运动以及行为干预四方面;
4)对特殊人群,如哺乳期妇女和老年人,应视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减重措施。
5.运动干预
1)运动方式:可采取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冥想与呼吸训练、柔韧性训练与拉伸训练等;
2)运动时间:对于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建议以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为主,每天30分钟,每周57天。最好辅以每周23次的抗阻运动,增加肌肉量,也建议同时结合呼吸训练与柔韧性和拉伸训练;
3)对于血压未控制者(收缩压大于 160mmHg),在血压得到控制前,不推荐进行高强度运动。
6.不吸烟
1)强烈建议并督促高血压吸烟者戒烟,且不吸二手烟;
2)尽量避免使用电子烟替代疗法;
3)戒烟时,辅以体育锻炼。
7.保持心理平衡
自我调整,避免产生心理不平衡。建立防御屏障,保持心理平衡,如身体防御、情绪防御和精神防御。
8.管理睡眠
增加有效睡眠时间和/或改善睡眠质量可以显著提高降压药的药效,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管理睡眠主要措施包括睡眠评估、睡眠认知行为疗法和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
高度近视患者为何不能献血?
如果你近视,如果你去献血,可能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这是为啥呢?且听我慢慢道来…这就要说到高度近视的眼睛了!大多数近视是因为“眼轴变长”。眼轴越长,光线越不能落在视网膜上,看东西就越糊了。一般超过600度就是高度近视,此时眼轴长度往往大于26mm,而正常人只有约24mm。
所以高度近视的人看起来眼球更往外凸!你可以把眼球想象成一个气球眼轴拉长就相当于把气球往两边拽。此时气球的膜,也就是你的视网膜会被扯得变薄、变脆弱就容易出现各种病理性变化。
总之高度近视下的眼球相当脆弱!如果这时你献血就会让本不健康的眼球雪上加霜!献血时血压会有轻微波动、血容量会减少对一般人来说没啥事,但对有眼底病变的高度近视患者来说就有点危险了!脆弱的眼睛会对这些变化贼敏感轻微波动就有可能导致眼底血管痉挛、加重病变甚至让视网膜裂孔乃至脱落。
所以为了你的眼睛着想医生一般不让高度近视的人献血。如果你是高度近视,但检查完眼睛没病变其实也是可以献血的。
高度近视还需要注意:
1、避免重体力劳动、剧烈活动重体力劳动比如猛提重物,剧烈活动如坐过山车、蹦极等。都有可能引起全身震动,包括冲击到视网膜搞不好会造成视网膜脱离
2、避免大幅度翻白眼、揉眼睛翻白眼时眼球大幅度转动,肌肉拉扯视网膜,也可能加大风险。揉眼睛更是在反复蹂躏挤压眼球,风险更大!
3、生孩子时需仔细检查是否能顺产分娩时腹内的压力会升高得很快可能会带动眼压波动性变化,所以高度近视者在生孩子的时候也得做详细检查判断到底能顺产还是剖腹产。
近视的各位千万注意起来!万一你出现了以下过程:可能就是视网膜在逐渐脱落了!发生这情况,麻溜去医院!有多快去多快!总之,大家一定要好好保护视力近视的朋友记得定期眼部检查。防患于未然呐!
近年来,高度近视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加,很多人对此并不在意,认为只要配戴合适的眼镜或隐形眼镜,生活就不会受到影响。然而,对于高度近视者来说,眼睛的结构可能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眼球形状的扭曲可能导致并发症的风险,像是视网膜脱落或黄斑变性等。这样的状况,在献血这一过程中就可能带来一系列的隐患。
那么,医院对高度近视者的具体标准是什么呢?根据医学建议,近视度数如果达到-6.00D以上,血液中心通常会制定相对严格的筛查标准。这是因为在献血过程中,随着血液的流动,机体可能对视网膜造成更大的压力,尤其是在献血后身体可能出现晕厥等情况,这对于眼部结构已经脆弱的近视患者而言,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我们的目标群体主要是各个年龄段中的高度近视人群,特别是那些生活方式相对不健康,缺乏运动的年轻人。对于这些人来说,保持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非常重要。规范饮食、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以及定期进行眼部检查,这些都是降低健康风险的有效方法。此外,运动对保健的益处也是不容忽视的,常见的低冲击运动,如游泳或骑自行车,都是适合近视人士的活动。
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应关注研究进展。例如,2021年《眼科研究期刊》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适宜的光照和规律的户外活动能够显著降低青少年近视发展的风险。这一发现为我们提供了更科学的生活建议。在改变我们生活习惯的同时,也让我们对身体的健康管理有了更深的认识。
简而言之,高度近视者在献血时容易带来诸多安全隐患,医院对于这一群体持谨慎态度都是出于对其健康的负责。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未来或许能为这些特殊群体找到更合适的献血替代方案。同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自己的眼部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减少眼部负担。
总之,高度近视不能献血的背后,是对自身健康的责任与保护。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深入探讨了影响因素和生活改进的建议,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践。
我们应该更多关注自身健康,而不是盲目追求献血带来的荣誉感。记得,健康的身体才是实现爱心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