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说龙丨嗨,这才是恐龙!——记第838期《龙年说龙新年主题活动——恐龙之谜》
龙年说龙丨嗨,这才是恐龙!——记第838期《龙年说龙新年主题活动——恐龙之谜》
时值2024甲辰龙年春节之际,首都科学讲堂特别邀请国家自然博物馆地球科学部副主任、副研究员王宝鹏,为公众带来一场关于恐龙的科普讲座。本次讲座作为2024科学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带领观众重返"巨龙横行"的时代,揭开恐龙世界的神秘面纱。
图为王宝鹏副研究员
什么是恐龙?
王宝鹏副研究员从化石入手,展示了恐龙的多样性:"从化石中,我们发现过小如麻雀般的恐龙,也有30多米长的恐龙。一些遗迹、足迹、骨骼化石等,是它们曾真实存在过的科学依据。"
图为恐龙动物群
如果给恐龙下一个定义,它就是生活在中生代,以直立姿态行走的一种陆生爬行动物。地球历史上最大的动物,就是恐龙。目前发现的最长的恐龙是在中国发现的巨型汝阳龙,全长38米。阿根廷龙、中加马门溪龙的个头也都在30米以上。
恐龙的分类
恐龙主要分为两大类,通过观察骨盆就能分辨。一种腰的结构与蜥蜴相似,耻骨向前、朝向肚皮的属于蜥臀类或者叫蜥臀目,霸王龙、梁龙、马门溪龙都是这一类。另一种耻骨朝后,腰的结构与四肢动物相似,叫做鸟臀目,剑龙、甲龙和一些肿头龙都属于鸟臀目。
图为蜥臀目(左)与鸟臀目(右)的盆骨
王宝鹏副研究员提示,去博物馆时可以从腰带的位置看出恐龙属于哪一类。他还指出,翼龙、鱼龙、蛇颈龙、沧龙虽然也是爬行动物,但它们与恐龙并不属于同一类别,只能算是恐龙的近亲。
恐龙化石的形成
化石的形成需要满足苛刻的条件。首先只有硬体部分能形成化石,如骨骼或牙齿;其次需要足够的时间;最重要的是,动物死亡后需要被快速掩埋。
图为地层上升,化石露出
恐龙的灭绝
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有多种假说,包括哺乳动物的兴起、开花植物的影响等。但简单来说,恐龙灭绝是因为环境变化超过了它们的承受能力。
图为辽宁古果,是目前发现的第一朵开花植物
讲座最后提到一个有趣的观点:恐龙的后代可能并未完全消失,而是演化成了鸟类。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辽西发现的带羽毛恐龙和恐鸟化石,为这一理论提供了关键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