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汗疱疹治疗指南:从药物选择到日常预防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汗疱疹治疗指南:从药物选择到日常预防

夏天来了,很多人手上会长一些透明的“小水泡”,虽然不疼,但是痒到让人怀疑人生,一不小心挠破后,里面会流出一些液体。这些既影响美观又奇痒无比的小水泡,就是汗疱疹。

汗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夏季高发,主要症状是手上长透明小水泡,伴有剧烈瘙痒。虽然汗疱疹通常在半个月左右可自愈,但其剧烈的瘙痒感和影响美观的症状,常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困扰。本文将详细介绍汗疱疹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帮助患者有效应对这一皮肤问题。

汗疱疹的药物治疗方案

1. 外用糖皮质激素药物

  • 常用药物:糠酸莫米松凝胶、卤米松乳膏、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地奈德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醋酸曲安奈德乳膏、氟轻松维B6乳膏等。
  • 使用方法:外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汗疱疹的一线药物,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过敏、止痒作用。一般建议连续用药直至皮疹完全消退后2周。但需要注意的是,长期使用会引起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不良反应,可优先选择弱效激素或软性激素,如0.05%地奈德乳膏或糠酸莫米松乳膏。对于严重的汗疱疹,可在使用激素药膏后,采用保险膜包裹,一般连续使用3~7天,以促进药物更快的渗透入皮肤。

2. 钙调磷酸酶抑制药

  • 常用药物: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
  • 使用方法:此类药物又称为局部免疫抑制剂,可通过抑制T细胞和肥大细胞释放炎性介质发挥治疗汗疱疹的作用,一般建议可作为短期或间歇性长期治疗。与糖皮质激素相比,钙调磷酸酶抑制药无激素的不良反应,且复发率更低。

3. 抗组胺药物

  • 常用药物:口服类如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盐酸氮卓斯汀片、地氯雷他定胶囊等;外用类如赛庚啶乳膏。
  • 使用方法:一般较常选择第二代、第三代的口服抗组胺药物,此类药物抗过敏作用强,安全性更高,且药效持续时间更长,每天服用1~2次即可发挥长效止痒抗过敏作用,常与外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搭配使用。

4. 中成药

  • 常用药物:口服类如湿毒清片、百癣夏塔热片、肤痒颗粒;外用药物甘霖洗剂、除湿止痒洗液、止痒消炎水、川百止痒洗剂等。
  • 使用方法:中医认为,汗疱疹的发生与湿邪有明显关系,因而多选用具有清热祛湿、止痒收敛作用的药物,治疗汗疱疹,如肤痒颗粒一次1~2袋,一日3次,常配合抗组胺药物、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汗疱疹,以增强治疗效果,减少复发。

5. 其他复方制剂

  • 常用药物:激素+抗真菌药组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曲咪新乳膏、复方酮康唑软膏、复方克霉唑乳膏(II);激素+抗细菌药组合,新霉素氟轻松乳膏、倍他米松新霉素乳膏等。
  • 使用方法:对于有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的汗疱疹,可选择激素+抗菌药物的复方制剂,也可以选择激素软膏+抗菌药物软膏两种组合,以发挥抗菌、抗炎、抗过敏的作用。

治疗建议

  • 初期手部出现红斑、丘疹时,可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软膏,比如丙酸氟替卡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等。
  • 瘙痒难忍时,千万不可抓挠、挤破水疱,可外用炉甘石收敛水疱,但出现皮损时不建议使用。
  • 如果病情难以控制,皮疹面积逐渐增大,出现糜烂渗出,建议口服抗组胺药物治疗,比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

汗疱疹的预防措施

为了减少汗疱疹的发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

  1. 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如中性或弱酸性的洗手液。
  2. 洗手选择温水,避免使用热水,洗手后及时擦干水分。
  3. 勤用凡士林或其他可靠的保湿霜,保持皮肤湿润。
  4. 尽量避免接触皮肤刺激物,如强效洗涤剂、溶剂、染发剂和酸性食物(如柑橘)。
  5. 注意手部防护,潮湿作业时戴棉质衬里手套,干粗活时戴防护手套,脚部问题时穿吸汗袜子。
  6. 留意佩戴的首饰,如戒指、手表和手链等,长期接触水分时可能会引起皮肤问题。
  7. 避免已知的不利因素,必要时可就医做斑贴试验以准确判断可能的过敏原。
  8. 注意精神压力对汗疱疹的影响,必要时调整情绪。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