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接舆的狂言,竟成“大相径庭”源头?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18:2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接舆的狂言,竟成“大相径庭”源头?

春秋时期,楚国有位狂士,姓陆名通,字接舆,人们都称他为楚狂或楚狂接舆。他以狂放不羁著称,对政治不感兴趣。楚昭王聘请他,他也不理。当孔子访问楚国时,接舆唱了一首讽劝孔子的歌,体现了他与孔子截然不同的处世态度。

在《庄子·逍遥游》中,接舆向朋友肩吾讲述了一位住在姑射山上的神仙。原文记载:“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这段描述展现了接舆眼中这位神仙的超凡脱俗和神奇能力。

然而,肩吾对此表示难以置信,认为接舆的说法与现实相差太远,甚至怀疑他的精神状态。原文中写道:“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这里的“大有迳庭”就是“大相径庭”的早期形式,形容两者之间差别显著,甚至完全相反。

接舆的狂言,竟成“大相径庭”源头?这个问题的答案,就隐藏在《庄子·逍遥游》的这段对话中。接舆描述的姑射山神人,象征着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境界。而肩吾的反应,则代表了现实世界中对这种理想境界的质疑和不理解。两者的差异,正是“大相径庭”这一成语的深刻内涵。

“大相径庭”这一成语,不仅体现了接舆与肩吾在认知上的巨大差异,也反映了庄子哲学中理想与现实、自由与束缚之间的矛盾。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理想的同时,也要面对现实的局限,保持一颗超脱世俗的心灵。正如庄子所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真正的自由,不在于外在的功名利禄,而在于内心的超脱与宁静。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