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镜头、色彩、美术细节......“繁花美学”解析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29:4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镜头、色彩、美术细节......“繁花美学”解析

这个月的热播剧,一定少不了由“拖延症末期”的王家卫亲自担任监制及总导演的《繁花》。从拿下改编创作小说《繁花》的机会后,王家卫就“消失”了!我们翘首以盼,等了一年又一年,终于播出了!

虽然早期关于这部剧的争议不断,但剧中的镜头语言、置景、服化道等细节还是带来了直观的视觉冲击。

今天,我们就带着大家从设计的角度,细细品味王家卫首部电视剧《繁花》中的设计美学,感受熟悉的王家卫式美学盛宴!

镜头美学:一级运镜 几何构图

在剧中,一幅油画反复出现,它是陈逸飞的《聚焦》。这幅画是妙笔,既符合剧情,烘托人物,还几乎代表了《繁花》这部剧的画面审美。

在《聚焦》中,女子手中的镜子和桌面的镜子强调反射;女子为前景,桌面为远景强调空间感;女子衣着颜色与环境的色调相融合,强调色彩的互文。这三点也构成了《繁花》的基本审美。镜面,或是一切能反光的物体,能够拓展画面的空间,调整画面结构,营造迷离的气氛。

前景如门框或窗棂等遮挡物,同样能够提升构图的设计感,增加场景的纵深。它提供了一种窥探的视角,拉近观众与影片的距离。《繁花》中的许多窥探视角来自烟店老板,强调画面美感的同时兼顾剧情发展,这些画面能够作为小道消息传播出去。

色彩的互文,就是人物与环境的色调融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破坏画面的整体调性。色调影响着观众对人物的理解和对氛围的感受,类似于京剧中的脸谱,比如下面两个画面的平行剪辑,两个人的性格和两处地点的风格在对比中呼之欲出,同样是暖色调,一个市井,一个老成。

总体来说,《繁花》常用中长焦镜头,广角镜头几乎不用。拍人物时,近景与中景较多,全景少之又少。常用大光圈,虚化背景,景深较浅。这样处理的好处是简化线条,减少环境中杂乱因素干扰,打光精致,画面更美。

人物对话,偶尔越轴,更添迷离感。这使得《繁花》有别于常规的年代剧,不像记录,反而是一个舞台,追求的是一种感觉,而非真实。

在构图方面也非常巧妙的利用,窗、门等形成几何美学。

剧中镜头语言丰富细腻,可以先看看下面这个片段,能够代表本剧的平均水平。

这个片段讲述的是阿宝与前女友雪芝的重逢,拍得既规矩又出挑。人物关系和心理状态并不完全由剧情中的台词或动作决定,拍摄手法也起了很大作用。

两人不同时出现在画面中时,对话采用内反打与外反打交替的方式进行。当镜头给到雪芝时,采用内反打,一个人占据整个镜头;当镜头给到阿宝时,采用外反打,带出雪芝的头和肩作为前景。

这种正反打方式拍得很规矩,交代出了两人在对话中的关系和地位。单人镜头显得强势,在某种程度上,它的诉说对象就是观众,输出的是不容置疑的观点。

在双人对话中独享荧幕空间,显出抗拒和冷漠。而阿宝的镜头总是带着雪芝的头肩,雪芝的阴影始终在他心中,他的话是说给雪芝听的,表现出他与雪芝藕断丝连的关联,也印证了他当时的弱势地位。

外反打中两人的位置也暗示着他们的关系与地位。雪芝一直处于画面的左边,上方。上方不必多说,左边其实也是视觉中习惯性的强势方,游戏中玩家的位置也普遍安排在左边,就是这个道理。

不仅如此,在以两人对话的画面中,镜头并不是固定的,处在运动之中。尤其是以阿宝为焦点的画面,似乎固定,但仔细看是以极小的幅度微微晃动,像是呼吸一样,蔓延出一种不安的情绪,暗示他的内心无法平静,处在动荡之中。

有趣的还有下面这个构图,玻璃的贴花与雪芝形成了一个框式构图,再加上玻璃内和玻璃外升腾的雾气,水雾氤氲之中,更加“看不清”雪芝的脸,猜不透她的内心。

最后,随着镜头的运动,阿宝也入框,与雪芝形成两个对抗的框图。从构图上的强弱分明到势均力敌,暗示阿宝的转变,他下定了决心要闯一番名堂。画面中两根线条的加入,与框图的线条相交,使得构图更加针锋相对,同时预示了两人的渐行渐远。

《聚焦》的别有用心之处还在于画中的女人处于回眸的姿态。回眸同样是经常出现在王家卫电影中的姿态,离去时驻足回望,暗含着对逝去事物遗憾感怀的情愫。解读的方式有很多,是斯人已去,还是往事流水,往大了讲,时代变迁,光阴凝望,不一而足。

唯一能确定的是,回眸的姿态是伤感而美丽的,因为它代表着离去。周汝昌《唐诗鉴赏辞典》里讲,“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只是”应该作“正是”意,夕阳无限好,恰恰是因为它临近黄昏,即将消散,有异曲同工之处。

在《繁花》中有大量回眸镜头,贯穿全剧,相当隐晦地表现出“繁华落幕”的寂寞和“独上阁楼”的腔调,也算是对原著“就是空门”的映照,不妨欣赏。

色彩美学:浓郁饱满 极致细腻

首先聊聊色彩方面剧中使用了大量高饱和色彩以及灯红酒绿让画面显得非常“热闹”。

这也和当时改革开放初期人人相信未来,对生活充满憧憬和向往,一片朝气蓬勃的社会氛围相呼应。

纸醉金迷、车水马龙、觥筹交错......剧中表现得相当到位。微博@优设 整理了电视剧配色捕捉影片中的色彩美学。

微博@优设

美术细节:打造最有腔调的上海滩

为了保证片中“老上海”的味道,2020年,上影集团为《繁花》投资5亿元收购了与上海影视乐园毗邻的昊浦影视基地。

其拥有多座高标准摄影棚和配套设施,包括一座超过5000平方米的大型摄影棚和一座高规格的专业水下摄影棚,为《繁花》的拍摄提供了顶尖的硬件基础。

昊浦影视基地水下摄影棚

在剧中出现了很多上世纪90年代具有标志性建筑的上海街景,其中很多耗费时间和成本的场景画面就是通过XR/VP虚拟制作技术拍摄。

像辛芷蕾饰演的李李所闯荡的上海黄河路就是在烧糖文化VP影棚中所拍摄的,影棚结合虚拟制作的优势,在最短时间内最低的成本,还原出导演所需的虚拟拍摄场景。

此次《繁花》的火热,将影视剧创作的虚实结合完美呈现给观众,这一场视觉盛宴,是传统电影制作技巧与现代技术的融合,也是影视行业对国内最前沿虚拟拍摄技术的进一步认可!

除了高科技的运用,王家卫的电影美学也值得一提,剧中的镜头语言以及服化道构图、色彩、光影等尊重时代与地域特征,呈现美术空间与现实的距离。用影片记录时代流转,见证历史与当下,无疑给观众带来最直观的视觉冲击,受到一致称赞。

图源:微博@上海发布

上海影视乐园目前展示了许多《繁花》取景地,其中包括了一些经典场景。

例如,“永安百货”实际上是剧中的“沪联商厦”;在“苏州河”的“浙江路钢桥”;拍摄了“宝总跳桥”的关键场景;“浙江路钢桥”附近的复古风格“3号棚”;是“外滩27号”内景的搭建地......

在这些场景中,剧组精心还原了20世纪90年代白领生活所需的物件,这里可以说是汪小姐成长历程的见证地。

黄河路

至真园

进贤路

《繁花》里的车

《繁花》以上海为缩影,挖掘本土文化和历史并进行电影工业水准的还原呈现。不仅丰富了国剧的内容库,更给观众带来电影级的视听享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