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时节养生秘诀,三汤一茶过好冬
小寒时节养生秘诀,三汤一茶过好冬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5个节气。此时,天气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阶段。中医养生讲究“温补阳气、驱散寒邪”,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冬泳强身健体,但这些人要注意
冬泳是一种能强身健体、防病抗衰的健身项目,但挑战冬泳也有不少事情要注意。
冬泳为什么能健身?
受到冷水刺激后,皮肤毛细血管首先发生急剧收缩,大量血液回流至身体内脏;继而身体肌表为了抵御寒冷,大量血液又从深部组织流向体表,如此一来使全身的血管发生有规律的收缩与舒张,大大促进了人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并能增加血管弹性,有利于防治心血管疾病。
此外,冬泳还能提高大脑兴奋性,促进呼吸功能,提高免疫力。
这些人不适合冬泳!
患有心脑血管、呼吸、消化系统等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患者应禁止冬泳。
16岁以下青少年身体发育未成熟,70岁以上的老人往往年老体衰,均不宜进行冬泳运动。
成年人在冬泳前更衣后不要急着下水,一定要先做热身运动,并用手对肩部、腰部、肘关节、膝关节等部位快速摩擦数分钟,以让身体适应外界温度,并让肌肉韧带舒展放松进入准备状态。
热身后宜缓慢入水,并用手舀水拍打全身以利于身体逐渐适应水温。
下水后应时刻保持运动状态,即使来回走动也可以,最忌停留在水中不动,否则体温下降太快容易感寒生病。
冬泳应以每周游2-3次为度,不建议寒冬之时天天游泳。
当水温在10-14℃时,一般游10-500米为宜,而水温低于10℃时,则不建议下水。
冬日进补有三吃
一吃羊:羊肉是小寒节气温补的首选食物之一。冬季吃羊肉,不仅可以抵御寒冷,而且对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亏等虚证有补益效果。
二吃黑: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肾主冬”,因而冬季养生要重视补肾,而“黑色入肾”,故以食“黑”为补。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枣、黑木耳都是不错的选择。
三吃栗子:栗子有养胃健脾、补肾益气等功效,在养生食疗中常用来补肾。进入冬季以后,饮食中的肉类增多,经常喝栗子粥调理,滋养脾胃,可以缓解肉食给脾胃带来的负担。
腊味美味,但要适量
寒冬中,一碗香喷喷、热腾腾的腊味饭是不少广东人温暖的慰藉。
所谓“腊”是肉类食物的一种处理方法,是把肉类以盐或酱腌渍后再风干或熏干。腊味虽然美味,但经过腌制和干燥等加工过程,原本的营养成分已大打折扣。且腊味多高脂高盐,甚至可能含有较多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因此进食要适量。
烹调腊味时,可采用多次蒸煮的方式,把腊味中的盐分和油脂蒸出来,食用时去掉油脂会更健康。
腊味搭配芥兰、芹菜、西兰花等新鲜蔬菜进行烹炒,可以充分利用腊味本身的油脂和盐分,少放或不放食盐、食用油,能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和食盐。
睡衣、被子可别太厚!
冬季气温低,不少朋友会穿上厚厚的睡衣,或者盖上两三床厚重的棉被,但这样其实并不健康。
夜晚睡眠时人体大部分器官处于休息状态,此时人体迷走神经相对兴奋,机体能量代谢降低,心率、呼吸频率变慢。加上冬天睡觉时人们往往紧闭门窗,室内空气流动性差,氧气浓度降低,过多的衣物和厚重的棉被容易压迫胸廓,不利于呼吸,引起轻微的缺氧。
另外,厚重的衣物和棉被会影响机体的血液循环导致血流不畅,对于既往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厚重棉被对人体压盖所造成的缺氧和血流障碍,有可能诱发缺血性中风。
此外,厚重衣物和棉被透气性差,夜里被窝温度相对较高,会增加机体代谢速率,加速能量损耗,不利于人体阳气潜藏,第二天起床时,打开的毛孔突然接触寒冷低温,也容易受凉感冒。
为了保证冬夜优质的睡眠,请尽量选择宽松、舒适的睡衣,以及相对柔软、轻盈、保暖性能较好的被子。
小寒食疗
白胡椒腐竹白果猪肚汤
材料:猪肚80g,胡椒粒7g,腐竹5g,白果5g。
制法:上述材料洗净,猪肚切块焯水,胡椒粒拍碎,与其余材料一同放入炖盅,加水适量,隔水炖2小时,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功效:温中暖胃。
北芪炖羊肉汤
材料:羊肉60g,北芪10g,枸杞2g,生姜2片。
制法:上述材料洗净,羊肉切块焯水,与其余材料一同放入炖盅,加水适量,隔水炖2.5小时,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功效:温阳益气。
核桃淮山猪蹄筋汤
材料:瘦肉50g,猪蹄筋20g,核桃仁2颗,淮山20g。
制法:上述材料洗净,猪脚筋、瘦肉切块,与其余材料一同放入炖盅,加水适量,隔水炖2小时,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填精,补肾健脑。
桂甘五味饮
材料:肉桂10g,甘草12.5g,五味子5g。
制法:上述材料用清水漂洗,加水适量,浸泡15分钟,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继续煎煮20分钟,放温饮用。
功效:温经通脉、和调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