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息县第十一小学:点赞刘老师的“赞美课堂”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38:2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息县第十一小学:点赞刘老师的“赞美课堂”

近日,息县第十一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课上,刘红艳老师通过“学会赞美”主题课程,引导学生们掌握赞美的技巧,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课上,刘老师让学生们观看微课、分享赞美经历,并通过阅读绘本故事,使学生们深刻体会到赞美的重要性。这一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还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刘老师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课程,让学生们在生活中传递更多的正能量。

01

赞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尝试

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重庆市全面落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坚持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基础工程,统筹抓好全员化、全方位、全场域、全体系育心工作,实施“培德润心、启智润心、健体润心、尚美润心、乐劳润心”“五育”联动,融合育人,一体化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开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格局。

在这样的背景下,息县第十一小学的“赞美课堂”无疑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刘红艳老师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还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02

创新的教学方法:从微课到绘本

刘老师的“赞美课堂”采用了多种创新的教学方法。首先,她让学生们观看微课。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具有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特点,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观看微课,学生们能够直观地了解赞美的重要性,学习赞美的技巧。

其次,刘老师还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赞美经历。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感,还能让他们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启发。通过分享,学生们能够认识到赞美不仅仅是简单的表扬,更是一种传递正能量、增进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

最后,刘老师还通过阅读绘本故事来深化学生们对赞美的理解。绘本故事以其生动有趣、易于理解的特点,深受小学生的喜爱。通过阅读绘本,学生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到赞美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表达能力。

03

“五真”课堂:让学习真正发生

刘老师的“赞美课堂”与浙江省提出的“五真”心理课堂理念不谋而合。所谓“五真”心理课堂,就是通过微项目教学,构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体,提升学生心理素养的实践场,变革心理教学新模式,促使心理辅导课实现“真发现、真驱动、真研究、真建构、真运用”,让学生的学习“真发生”。

在“赞美课堂”中,学生们通过观看微课,发现了赞美的重要性;通过分享经历,激发了他们学习赞美的内驱力;通过阅读绘本,他们对赞美的理解更加深入;通过课堂讨论,他们构建了新的认知结构;最后,通过实际应用,他们将所学的赞美技巧运用到生活中,真正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内化。

04

教学效果:提升心理健康,增强班级凝聚力

“赞美课堂”的实施效果显著。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赞美他人,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中体会到了被赞美的快乐。这种正面的情感体验,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还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在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环境中,学生们更容易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05

未来展望:让赞美成为一种习惯

刘老师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课程,让学生们在生活中传递更多的正能量。这不仅是对“赞美课堂”教学效果的期待,更是对学生们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将赞美内化为一种习惯,那么他们不仅能够拥有更加健康的心理状态,还能在人际交往中更加得心应手,为自己的人生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息县第十一小学的“赞美课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启示: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需要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像刘老师这样的教育者,通过创新的教学实践,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