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专家:降压药必须每天服用,不能隔天一次
心血管专家:降压药必须每天服用,不能隔天一次
“降压药能不能两天吃一次?”这是许多高血压患者心中的疑问。针对这个问题,心血管专家夏裕主任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降压药必须每天按时服用,不能随意更改服药频率。
为什么降压药需要每天服用?
夏裕主任强调,降压药的服用频率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和药物说明书,不可自行调整。通常情况下,降压药需每日规律服用以维持血压稳定,避免因服药不规律导致血压波动,从而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 保持血压平稳:高血压是慢性病,需长期用药控制。不规律服药会导致血压忽高忽低,增加心血管负担。
- 预防并发症:持续稳定的血压可减少心脏病、中风及肾脏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
- 确保治疗效果:降压药的效果依赖于连续使用,随意更改方案可能影响疗效。
- 防止血压反弹:间断服药可能导致血压再次升高,甚至超过初始水平,对器官造成进一步损害。
不同类型降压药的服用建议
根据半衰期和作用时间,降压药分为以下几类:
- 长效降压药:如硝苯地平控释片,药效可持续24小时,一般每日服用一次。
- 中效降压药:作用时间为10-20小时,通常需每日早晚各服一次。
- 短效降压药:药效仅数小时,需每日多次服用。
服药时间有讲究
很多患者拿到降压药以后首先问的问题就是什么时候吃药,其实正确服药时机掌握在自己手里。高血压药物的服用时间主要是根据血压波动水平来决定的。受生物钟的控制,人体的许多生命活动在一天内呈周期性变化,这种特性被称为昼夜节律性。在昼夜节律性的影响下,每个人的血压也呈现昼夜节律性变化,即在白天与夜间的血压变化是有节律的。正常人的血压会呈现“两峰一谷”的现象,即早晨起床后6:00机体交感神经开始兴奋,血压开始上升,8:00—10:00达到高峰(第一个高峰),然后血压逐渐平稳,直到下午16:00—18:00时再次出现高峰(第二个高峰),之后逐渐下降,到凌晨2:00—3:00降至最低谷。这样的血压也被称之为“杓型血压”。当然,每个人的情况是不同的,建议高血压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后明确自己的血压高峰。现在我们常用的大多是每天服用1次的长效降压药,这些药物的作用时间相对比较长,对于符合“杓型血压”节律的患者建议可在早晨6:00—7:00服药,以便控制“晨峰”血压。血压高峰在其他时间段的患者在高峰前1~2小时服药。这样控制血压会更加精准。
隔天服药的危害
隔天服药会导致血药浓度大幅波动,无法有效控制血压,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 血压失控会加重靶器官损伤,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 对于代谢快的患者,隔天服药可能导致血压长时间处于较高水平。
夏裕主任的建议:除了按时服药,还要注意这些
夏裕主任不仅强调了按时服药的重要性,还建议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几点:
- 健康饮食:少吃高胆固醇、高脂肪和高糖食物,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如豆类、蘑菇和绿叶蔬菜。
- 定期监测血压:及时了解血压变化,有助于调整用药方案。
-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总之,降压药必须按时按量服用,切勿擅自改变方案。如有不适或疑问,请及时咨询医生,以确保安全有效地控制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