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急救援新神器:四懂四会四个能力
社区应急救援新神器:四懂四会四个能力
2024年11月26日,广东佛山一城中村发生火灾,造成7人死亡。这起悲剧再次敲响了消防安全的警钟,也凸显了掌握“四懂四会四个能力”的重要性。所谓“四懂四会四个能力”,是消防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旨在提升个人和单位应对火灾的能力。
四懂四会四个能力
“四懂”包括:
- 懂得岗位火灾的危险性:了解所在岗位可能引发火灾的因素及其危害。
- 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掌握防止火灾发生的基本方法。
- 懂得扑救火灾的方法:熟悉初期火灾的正确灭火方式。
- 懂得逃生疏散的方法:知晓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撤离路线。
“四会”包括:
- 会使用消防器材:熟练操作灭火器等设备。
- 会报火警:发现火灾后能迅速准确报警。
- 会扑救初起火灾:在消防人员到达前控制小型火灾。
- 会组织疏散逃生:有序引导人员安全撤离现场。
“四个能力”包括:
- 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定期排查并整改潜在火灾风险。
- 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建立有效的初期火灾应对机制。
- 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制定并演练紧急疏散计划。
- 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的能力:普及消防知识,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实际应用:以城中村消防安全为例
城中村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区域,人口密度大,外来人口多,建筑杂乱,公共消防基础设施滞后,消防安全形势严峻。据统计,某区城中村总人口超过10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近三成,总建筑量合计超过10万栋。
针对城中村消防安全问题,某区采取了以下措施:
发挥党委政府主导作用:将城中村消防安全治理纳入“党委工程”、“一把手”工程,建立总体治理框架。
实施行业部门联动监管:明确各部门职责,从规划、建设等环节提前把控,源头管理。
补齐属地街道治理短板:建立基层消防监管队伍,解决巡查力量工作权责不对等问题。
探索社会层面自治模式:建立“网格化+楼长制”的管理模式,形成消防安全自我管理机制。
运用技防物防组合手段:推广简易喷淋、智能型烟感报警器等设施,提升场所抵御火灾的能力。
做好灭火救援前期准备:畅通道路,建设专职消防队、微型消防站等,发挥其辖区熟、距离近、到场快的优势。
加大消防宣传培训力度: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定期组织居民开展灭火技能实操和应急逃生演练。
学习与应用
掌握“四懂四会四个能力”不仅是消防部门的责任,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学习和应用这些知识:
参加社区或单位组织的消防安全培训,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识和技能。
定期检查家庭和工作场所的火灾隐患,如电器线路、燃气管道等。
熟悉所在建筑的消防设施和疏散通道,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撤离。
制定家庭火灾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积极参与社区消防安全活动,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
“四懂四会四个能力”是社区应急救援的新神器,只有每个人都掌握了这些知识和技能,才能真正构建起安全、和谐、温暖的社区环境。让我们一起学习,共同守护家园的安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