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医保目录新增126种药品,肿瘤药罕见病药等在列
2024医保目录新增126种药品,肿瘤药罕见病药等在列
2024年1月1日起,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正式实施。根据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达到3088种,其中西药1698种、中成药1390种。此次调整共新增126种药品,包括肿瘤用药21种,新冠、抗感染用药17种,糖尿病、精神病、风湿免疫等慢性病用药15种,罕见病用药15种,以及其他领域用药59种。
医保不报销的药品类型
尽管医保目录不断扩容,但仍有一些药品不在报销范围内。具体包括:
滋补保健品:如人参、鹿茸、灵芝等,主要用于增强体质、延缓衰老等保健功能的药品。
动物脏器:如胎盘、鞭、尾、筋、骨等,这些药品多用于传统滋补,缺乏现代医学证据支持其疗效。
中药材泡制药酒:使用中药材泡制的药酒,主要用于保健或辅助治疗。
预防性疫苗:如流感疫苗、HPV疫苗等,这类药品主要用于预防疾病,而非治疗。
避孕药品:包括口服避孕药、避孕套等。
增强性功能的药品:如伟哥等。
治疗脱发、减肥、美容等非医疗必需的药品:如生发水、减肥药、美白产品等。
超出正常标准的营养费、伙食费等服务性收费:如特需病房的高额费用。
甲类和乙类药品的区别
医保药品目录中的药品分为甲类和乙类,两类药品的报销规则有所不同:
甲类药品: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品中价格低的药品。参保人使用甲类药品时,可以全额纳入报销范围。
乙类药品: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好,同类药品中比甲类药品价格高的药品。参保人使用乙类药品时,需由个人先负担部分药品费用(具体比例按照当地规定执行),其余部分列入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例如,如果一个价格为100元的药品在乙类目录中药品规定需先自付10%,则有10元是不被纳入报销范围的,纳入报销范围的是90元,要按照90元乘以报销比例计算。
其他不予报销的情况
除了上述药品外,以下情况产生的费用也不予报销:
在非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未按规定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或未按规定转诊产生的费用。
第三方责任导致的伤害:因交通事故、医疗事故或其他第三方责任导致的伤害相关费用。
丙类药品:医保目录中的丙类药品完全自费,不在报销范围内。这类药品多为进口特效药,价格较高。
政策执行与查询
新版目录自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各地要严格执行《2024年药品目录》,不得自行调整目录内药品品种、备注、甲乙分类等内容。参保人可通过“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查询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以及国家医保谈判药品配备情况。具体操作为: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点击【微服务】→【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查询】,输入药品通用名称,可查看药品种类、医保报销类别等信息。
医保政策会定期调整,具体可参考当地医保部门发布的最新规定,或通过“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查询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