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厦门漳州泉州:三城携手保护闽南语,让“汉语活化石”薪火相传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26:5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厦门漳州泉州:三城携手保护闽南语,让“汉语活化石”薪火相传

厦门、漳州、泉州,这三座城市不仅是闽南文化的发源地,也是闽南语的核心分布区域。它们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使得闽南语在这片土地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从古至今,移民活动、政局变化等因素都深刻影响了这一地区的语言发展,使其成为研究闽南文化的窗口。

01

三城地理与历史背景

厦门,别称“鹭岛”,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是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中心城市。历史上,厦门曾是闽南地区的重要港口,早在1842年就成为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港口之一。厦门的主要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信息传输、商贸服务、金融业等,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有“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美誉。

漳州,位于福建省南部,与厦门、泉州接壤。漳州是闽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史上曾是闽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漳州的地理特征以丘陵和盆地为主,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闽南建筑风格。

泉州,位于福建省东南部,与厦门、漳州相邻。泉州是闽南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泉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晋时期,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多元的宗教文化,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

02

闽南语的分布与特点

闽南语,又称福建话或闽南话,是汉藏语系汉语族闽语支沿海闽语中的一种语言,以厦门话为代表。闽南语主要分布于福建南部、广东东部、台湾,以及东南亚华人社区。根据2017年的数据,全球以闽南语为母语的人数约为7000万人,其中中国大陆的闽南语人口(包括海南话)有2710万人。

闽南语保留了大量古汉语特征,被誉为“中国古代汉语的活化石”。与现代标准北京话相比,闽南语在语音、词汇、句法上有许多差异,许多来源不明的字词被认为不是源自汉语。有统计研究指出,闽南话的核心词汇有49%与北京官话同源,已分化1699年。

03

当代使用现状

然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代际更迭、人口流动加快,闽南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根据调查,新世纪以后出生的青少年儿童掌握和使用闽南语的比例快速下降,代际传承出现明显的断裂。例如,在闽东宁德话的调查中,2018级较为精通宁德话的学生占比8%,2019级这一比例降至4.9%。在青岛话的使用中,50岁以上的人群使用比例最高,而12岁以下的儿童使用率只有0.7%。

面对这一挑战,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和传承闽南语。以泉州为例,鲤城区积极探索建设“福娃乡音·泉腔鲤音”闽南语公益自学平台,开设闽南语课程,培养青少年传承人,并构建起闽南语保护传承的“七个一”体系。此外,鲤城区还通过各类活动和平台推广闽南文化,包括非遗展演、短视频制作、文化讲解比赛等。

04

文化价值与保护传承

闽南语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闽南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凝聚着闽南人的智慧和情感。闽南语中蕴含的丰富词汇和独特表达,反映了闽南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例如,闽南语中的海洋词汇丰富多样,体现了闽南人与海洋的密切联系;而各种节日和仪式用语,则展现了闽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

为了保护和传承闽南语,社会各界都在积极行动。学校将闽南语纳入课程体系,通过校本课程设计、丰富的活动等,推动闽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教育。社区和文化机构则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闽南语歌谣比赛、戏曲演出等,营造使用闽南语的氛围。此外,数字化手段也被广泛应用,如开发闽南语学习APP、制作闽南语短视频等,以适应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学习习惯。

闽南语作为闽南文化的灵魂,其保护和传承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闽南语的重要价值,积极投身于闽南文化的保护事业中,让这门古老的语言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